房价飙升,地王频现,这样的热闹景象,让人简直不敢相信现在正值经济危机。不解之余,还会冥思苦想一个问题,房价这个东西,平时坚挺也就罢了,怎么碰到经济危机,还能这么牛气冲天呢?
对于这个问题,无数经济学家给出了无数种解释,有说供求关系紧张的,有说热钱给闹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类似的说法,大都把板子打在了市场身上,而最近华夏时报的一篇报道,则让我们看到官商利益分成左右房价的能力。
这篇报道援引一些地产业界人士的话说,很多地方政府搞建设,会以招商引资的名义,让企业先出资搞市政工程配套设施建设,或是吸引大的开发商进驻,政府再拿地给开发商作为回报。政府还会尽可能去劝退来报名参加拍卖的其他开发商,“前期没做贡献,就不要来抢地了”。在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会提前签好协议,约定一个土地保底价,假如拍卖的保底价是4000元/平方米,但最后实际拍卖价格是7000元的话,如果仍是该开发商拍得土地,政府便将3000元差价归还,若由其他开发商拍得,这3000元的差价,便按比例分成,多数情况是政府与开发商四六或三七,甚至五五分的。
这样的“内部消息”令人大开眼界。一些地方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开发商主动向地方政府投怀送抱,不如说是地方政府利用开发商这柄利器在楼市大肆圈钱,二者共同推高房价,分享暴利。
不仅是潜规则盛行,有涉房地产业的许多明规则也令人侧目。譬如去年3月,多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递交的一份提案中指出,房地产开发商需要缴纳50余项费用,涉及约25个政府部门,总体费用占开发成本的15%-20%。这些是合理合法拿走的,再加上被潜规则夺去的,实在是相当可观。
每当房价上涨过快时,开发商自然立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也会出面表态,严厉斥责楼市中的种种不规范行为,仿佛那些隐匿在房地产业中的潜规则都是子虚乌有,仿佛高房价同自己没有半点联系。但无论是从上海“楼脆脆”事件,还是从房地产业内人士口中的官商利益分成潜规则,却都表明推高房价者,很可能就是转移视线者。
高房价之下,民生艰难,金融风险陡增。而要让房价回归理性,让楼市平稳健康发展,就得蛇打七寸,抓住要害。尊重市场规律,在供求关系和建立住房保障体系等方面寻求解决之道固然重要,但破除楼市权力寻租,斩断那些推高房价的幕后黑手,也是必须直面的问题。(成文晋)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