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难题考验地产商:拿不拿地?清不清库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三大难题考验地产商:拿不拿地?清不清库存?
2009年08月12日 10:4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清不清库存?买不买地?加不加开工量?三个看似简单的选择题,却是房地产市场复苏之际,影响开发企业下半年发展的艰难抉择。地产公司能不能抓住机遇,在新一轮经济发展周期中突飞猛进,或是成功躲过宏观政策调整给行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在公司决策层给这三道题写出的答案上。

  难题1 清不清库存

  今年初,几乎所有开发商的主要任务就是清库存。但是,在上半年楼市持续升温、公司库存已经消化大半的情况下,是否还要继续执行清库存策略?

  由于去年大多数地产开发商选择了停工、减开工量、延缓施工速度的做法,实际上后续楼房供应量已经有可能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如果此时再一味清库存,极有可能导致公司在房价最高的时点上无房可卖。但是,假若不清库存,捂盘不卖,也有可能在后期遭遇市场量价齐跌风险,届时房子滞销,公司的资金链都会出问题。

  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某开发商营销经理表示,此前公司便是因为上述顾虑,选择了少量多批的销售模式。但是,上海7月1日出台了打击 “捂盘”的规定,这让公司的上述销售策略失效。

  专家认为,全国其他省市也有可能效仿上海,出台类似的规定,少量多批的销售策略可能会最终失效。

  难题2 加不加开工量

  对开发商来说,“清不清库存”这道选择题,还必须结合“加不加开工量”的选择一块进行全盘考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6月,虽然全国商品住宅的开发投资同比增长了7.3%,但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投资额度却同比下降了10%以上。而且1~6月房屋新开工面积为4.79亿平方米,同比下降了10.4%。

  事实上,在今年一季度,“减少开工量”一直是行业的流行语。一直到市场回暖后的四、五月份,以万科、富力、保利等为代表的房地产行业龙头企业才纷纷宣布要增加开工量。

  行业龙头的动向,也并不代表整个行业的趋势。事实上,很多开发商目前仍然在观望,尤其是2007年的“地王”项目,更有多块项目一直被闲置着。

  “按照目前的销售情况,现在的库存大概只够3个月卖。但按照年初的销售量,现在的库存可以卖的时间就长了。”易居中国分析师薛建雄曾如此评价上海楼市目前的供需格局。

  商品从开发到销售,时间长达一至两年,中间的变数太多。开工量增加了,但市场销售却大幅减少,那该怎么办?看来,开工量的问题,得让房企老总们大伤脑筋了。

  难题3 拿不拿地

  市场回暖,不仅使得开发商面临后续供应不足的问题,土地储备也被大量消耗。来自易居克而瑞等机构的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多家地产公司的土地储备面积,仅和上半年的市场规模接近。

  方方房地产工作室的报告更指出,按照金地在上海去年的销售量,现有的土地储备甚至不够开发一年,拿地已经成为很多公司刻不容缓的需求。

  但是,很多开发商在拿地时却很犹豫。今年前3个月,虽然有绿地、保利等在土地市场上表现活跃,但更多的公司在静观其变,万科便是其中的代表,今年前3个月,万科在土地市场一无所获。万科执行副总裁肖莉曾说,万科错过了最好的拿地时机。

  即使后来万科在五、六月份连续拿下18块土地,但这些土地所处的位置大多只是二线城市,一线城市却鲜有斩获。原因之一,便是大部分开发商都想在一线城市拿地,导致一线城市的地价疯涨。

  事实上,由于包括央企在内的众多实力企业的参与,一线城市的开发用地价格也一涨再涨。

  是否花巨资购入一线城市的 “地王”,也将是下半年房地产公司重点考虑的问题。错过这些“地王”,有可能错过楼市复苏以后的新一轮牛市;而购入这些“地王”,则很可能重蹈“晒太阳”的覆辙。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