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地王"冲动可休矣 幕后推手该罢手时且罢手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评论:"地王"冲动可休矣 幕后推手该罢手时且罢手
2009年07月22日 10:57 来源:证券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今年国内的房地产盘面,兴许验证了那句谚语,“七八月的天,说变就变”。

  一季度,国内的地产商们面对空无一人的售楼中心,还在为如何把房子推销出去而大伤脑筋;二季度,面对蜂拥而至的买房人和节节攀升的房价,地产商们却开始捂盘不卖,哪怕因此遭致相关管理部门的谈话告诫也在所不惜。更为要命的是,随着房价的攀升,地产开发商引爆了争夺土地资源的导火索。前一段时间无人问津纷纷流拍的土地一夜之间成了众家地产商眼中的“香饽饽”,拍卖会上高潮迭起,一个个“新地王”纪录的诞生让市场惊异不已。

  被市场人士视为观察地产业走势风向标的北京广渠门15号地块拍卖出了40.6亿元的天价,比拍卖起价21.12亿元几乎高出了整整一倍,折合楼面地价达16240元/平米,成为北京总价和楼面地价的“双料地王”。6月11日,上海朗华置业有限公司以4.22亿元的价格竞得上海内环的黄金地块——长宁区周家桥街道91街坊地块,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所做的上半年住宅用地统计:这一地块以近2.2万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位居榜首,成为“单价地王”。

  如此多的地王出现在今年的二季度,到底谁是幕后操盘手?央视调查发现,近一个月,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诞生的8个地王中,几乎都是上市公司或者其控股公司获得,上市公司俨然成为发现和打造“新地王”的伯乐。而在这其中,尤以万科的表现最为招眼。从5月7日起,短短40天之内,万科接连在6个城市拿下8幅地块,投资超过40亿元,创下自2008年2月以来单月拿地投资最高的纪录。

  在土地价格被各路地产商哄抬爆炒的今天,上市公司何以突然对高价拿地情有独钟,成为各地“地王”的拥有者,难道真的如它们所说是为了进行土地的战略储备?此外,就算是进行土地的战略储备,为什么不在一季度土地价格相对低廉之际进行储备,非要在二季度挤破了头去高价抢地?仅仅一个季度的时间就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其背后的诱因又是为何?

  其实,背后的诱因很简单,就是源于资本运作之下的融资冲动。作为银行贷款的最佳抵押品,土地资源一向是银行最喜欢的。上市公司光环再加上以土地做抵押,在银行家的眼中,这样的企业无疑是最佳贷款客户。把银行贷款发放给这些企业绝对是放心可靠的。今年各家银行的放贷速度出现了惊人的增速,贷款环境的相对宽松和贷款利率的相对低位,让上市公司形成了高价拿地——抵押贷款——高价拿地的新循环。对于这些上市公司来说,拿地的目的不是为了迅速开发获利,而主要是把土地作为企业融资平台和融资工具。地王也就因此沦落成为上市公司从银行拿钱的“贷款机”。通过这样的炒作举动,上市公司既拿到了土地,也拿到了银行的贷款,可谓是“一箭双雕”。

  不仅如此,今年股市的红火也让地产公司动起了定向增发的念头。刚刚结束的保利地产定向增发一举融资80亿元,增发价格高达每股24.12元。凭借着银行和股东们的双重支持,财大气粗的上市公司才有了一掷数十亿元巨资四处圈地的冲动。不过,俗话说:冲动是魔鬼。当地产业上市公司到处出击疯狂高价拿地之际,其风险已经孕育其中。一旦房价开始下跌,这些高价买下来的土地就会成为烫手的山芋,不仅严重灼伤上市公司自身,也会严重灼伤银行业和这些上市公司的股东。

  面对爆炒的地王,上市公司还是该罢手时且罢手。(袁 元)

【编辑:李妍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