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巨资入市北京“地王”频现 “泡沫论”再起——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央企巨资入市北京“地王”频现 “泡沫论”再起
2009年07月03日 14:54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日渐火爆的北京土地市场中,国有资本的表现格外活跃。

  6月30日,以40.6亿元的天价摘得“广渠路15号地”的中化方兴是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后者是国资委下属央企。

  6月26日,以19.6亿元夺得奥运村乡“地王”的成都中泽置业是中国电子产业开发公司的下属子公司,后者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的全资公司。而在广渠门外10号地的争夺中,与富力地产争夺的“黑马”中国电子同样隶属该集团。

  在日趋火爆的土地市场中,国有资本正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地王”频现是否会成为房价上涨的主要推手?

  国有资本强势入市

  6月30日下午,当中化方兴以40.6亿元的天价摘得广渠路15号地块时,潘石屹在现场惊呼“没想到”“太高了”;而中标者方兴地产副总裁盖建高则在媒体的包围中十分淡定:“还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方兴地产具有国企背景,相比普通房企,它可以享受母公司强大的资金支持。即使是SOHO中国这样的大开发商,资金实力也不见得比它强。

  尽管方兴地产的注册资金只有2.5亿,但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底,方兴地产手持现金63亿元。今年2月和3月又融资共43.3亿元,4月又获得中国银行200亿元授信额度。

  昨日,潘石屹在博客中表示了无奈,“一次性支付40多亿元,的确不是一个小数字。”

  “泡沫论”再起

  6月30日拍卖当天,潘石屹表示,自己能够接受的楼面地价是13000~14000元/平方米,而“15号地”的楼面地价已达16000元/平方米。潘石屹在博客中称,“北京土地市场的泡沫的确已经出现了。”

  陈晟则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泡沫没有出现在整个土地市场,只是个别楼市。他称,与2007年“到处都是地王”相比,在城市核心区域出现“地王”是正常现象。

  在“地王”频现的土地市场中,国有资本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某证券公司研究员对每经记者表示,从目前北京的供地情况来看,即使没有国资介入,热门地块的地价也不会便宜。

  数据显示,截至5月25日,北京市已推出土地116宗,土地面积607公顷,建筑规模848万平方米,供应量相当于2008年同期的302%。

  该研究人员分析称,北京市多数供应的土地在延庆、通州、大兴等远郊区,市区地块仍然十分“稀有”。

  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则向记者表示,在信贷扩张期,国有资本的大量入市很容易引起通胀,若不加以控制,势必会带来更大的泡沫。

  40亿或成沉重负担

  引人注目的是,地价的飙升会否成为房价的强力推手?

  根据中原地产三级市场研究部的跟踪,“广渠门外10号地”高价拍卖后,该区域内的二手房价格又出现1000~1500元/平方米左右的上涨。而据媒体报道,在“广渠路15号地”拍卖之前,周边开发商已有“捂盘”现象。

  郭毅向每经记者分析说,按照“广渠路15号地”的价格,只有房价卖到30000~35000元/平方米时,才可以收回成本。而根据房地产开发周期,2~3年后,该价格未必能得到市场的接受。

  郭毅表示,如果届时市场无法接受该价格,40多亿元的成本将变成企业沉重的负担。

  陈晟则称,房价最终由供求关系来决定,现在还无法判断后期房价的走势。但他认为,企业肯花大价钱拿地,至少对短期内的市场抱有信心。而拿下“地王”也并不意味着央企背景的企业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对于像万科、SOHO中国等拥有多个项目,并有着长远发展规划的房企而言,“一地定生死”的现象不会出现。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