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地潮"背后:"不差钱"让楼市相对股市更坚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拿地潮"背后:"不差钱"让楼市相对股市更坚挺
2009年05月22日 08:55 来源:京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截至5月19日上午,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接到朝阳区广渠门外10号居住用地的第20份竞买报价单,价格提至6.2亿元(该宗地起始价为2.9925亿元),与此同时,位于通州区通胡大街70号居住、商业项目用地经过近百轮竞价后,以6.24亿元的高价被一家房产公司竞得,价格高出起始价的64%。另据了解,二季度北京即将入市土地数量多达35块,具有居住性质的土地有21块,规划总建筑面积约为370万平方米。土地供应回升和拿地高潮再现不只发生在北京。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公布的土地交易信息显示,4月份,全国60个重点城市住宅用地成交183宗,环比增加89%,同比增加83%,成交土地面积1138万平方米,环比增加66%,同比增加29%。2009年1-4月,全国住宅用地成交量首超去年同期水平,其中近1/3住宅用地溢价成交。

  仅仅一两个月以前,大家谈论的都还是怎么振兴楼市,小阳春能持续多久之类的问题,没成想这样短的时间内,开发商就又露出一副生龙活虎的模样,纷纷表现出强烈的拿地意愿。这个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一轮生猛的小阳春是否就足以把开发商从巨大的存量房市场解放出来,使得他们信心满怀地投入到新一轮“圈地运动”中去?

  2009年的小阳春的确大大缓解了开发商的资金压力,但准确的销售数字表明,楼市的去存量化仍然任务艰巨。现状是开发商几乎是一边加大马力推项目,一边想办法筹资拿地。拿地需要对未来的信心,比资金压力缓解更加重要的是,小阳春让开发商重新获得了销售和投资的信心。一季度市场的热销终于让开发商探到了市场的“底线”:只要价格稳定下来,不出现2007年的疯狂,中国的老百姓还是愿意为了获得住房而忍受较高房价的压力的,说住房是刚性需求就表现在这个“不得不买”的现实上。刚性需求是很疯狂的,但比刚性需求对楼市更具支撑的其实是中国比较富裕阶层的购买力。土地的供应和住房的供给相对中国城市化的巨大需求来说仍不足,考虑到具体的城市和地段,就更是如此。中国买不起房子的人不少,但买得起房子的人也够多。我想,开发商此轮暗自欣喜的恰是这一点:中国人的足够富裕和富裕人群的足够庞大以及住房市场的基本供求关系决定了楼市基本是没有下跌空间的,除非经济在基本层面遇到巨大衰退的挑战,而这个风险是几乎不存在的。

  当然,促使开发商热切考虑拿地还有更深刻的宏观经济背景在里边。楼市的稳定是整个宏观经济稳定的需要,虽然政府在让利方面力度不大,但很显然,税收和金融政策的放宽已经足以使开发商摆脱资金的困境(其实这个困境相当程度上是前几年的疯狂自找的)。如今政府又稳步加大土地供应,一方面是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政府既然加大推地力度,而且所推出地块底价又比较便宜,拿地的冲动又怎能抑制?更加具有推动力的是流动性充裕的背景,开发商账户上动辄几亿几十亿的现金更担心贬值的风险,而拥有稀缺的土地相比会是一个很划算的投资。

  一方面是中国富裕阶层的巨大购买力,另一方面是流动性充裕带来的金钱追逐实物资产的必然趋势。不差钱催生了股市的转牛,不差钱也必然给予楼市相对股市更坚挺的基础支撑。中国的开发商在经历一场莫须有的恐慌后,终于又开始重拾自信和稳步拓展的步调,但楼市到底能解决多少人住房问题的疑问仍在。毕竟,房地产并不只是一个促进投资和税收的经济议题,还有一个解决大多数人住房问题的民生任务。(陈联科)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