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正在一场裂变中成长。而一些节能环保材料与设施的投入使用,更使一些新建的楼盘具有了前所未有的低碳气息。正是这种低碳理念的付诸实施,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
几年前,当中基礼域运用高科技的环保型住宅的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采用先进的新风系统和节能卫生间模块化排水节水技术,精心打造出这一省会中心地带的精品楼盘时,低碳似乎还离人们的视线很远。然而时至今日,当环保、绿色、低碳正在成为房地产开发主旋律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佩服项目设计与建设者的独到眼光。
低碳住宅是个什么样?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低碳住宅”已经不是一个很新鲜的概念了。在建筑领域,对低碳建筑早就有比较清晰的定义: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石化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最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现在有一种可以节电20%的节能电梯,电梯轿厢下来时可以把动能转化为电能,而需要运送货物了,它再将电能转化为动能;还有一个地源热泵系统,可以将地下的热量送入房间。可以简单理解,就是在冬季我们把地热能中的热量“取”出来,向室内供给热量并同时提供生活热水;在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排放”到地下,因此地源热泵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
“光线是天然的,热量是从地下‘挖’出来的,房子甚至可以是木结构的……这些低碳住宅的元素也许不久后你就会看到。”专家这样对记者说。
低碳住宅建设大势所趋
在“低碳建筑”和“低碳经济”来临之前,中国的建筑还处于一个绝对“高碳建筑”的发展阶段。有一个数据说,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建筑耗能已占到我国总能耗的40%,建筑节能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对象。
有数据表明,我国建筑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的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30%左右,研究者的保守预计是到2010年,我国的排放量将比2000年增加6亿吨。而专业研究结果也显示,建筑物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占全球排放量的40%。
然而,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之前,中国政府已明确表态,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很显然,倘若房屋建筑物的能耗不能有效降下来,要切实履行中国政府最近向世界作出的承诺是有很大难度的。
省城低碳住宅知多少?
记者注意到,无论是从去年的中国住交会,还是今年刚刚结束的两会,对于加强低碳住宅建设的探索和建设低碳经济的呼声已越来越高,“低碳建筑”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等城市风生水起。那么省会房地产界,在这一大的趋势面前,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动作呢?那些勤于探索的房地产商又会让低碳的理念,在省会三年大变样的实践中碰出怎样的火花呢?
据了解,近年来,省会房地产市场提出“节能、环保、绿色”概念的项目越来越多。如中铁商务广场项目、北郡E区、中基礼域、众美凤凰城、金世界中央商城、中阳·信和水岸、燕都紫阁、和平时光等住宅与写字楼项目都在自己的产品中贯彻了低碳环保的理念。金世界中央新城6#楼“金悦公馆”运用多项环保节能科技,打造了低碳节能建筑。建筑本身采用外墙保温及节能环保涂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住户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舒适低碳生活环境。“金悦公馆”还实现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夏季供冷、冬季供暖、提供生活热水的科技、舒适、节能。住户可根据自身的特点需要,自由调节温度的高低。
“中阳·信和水岸”也因采用了中水回收系统、外墙挤塑聚苯保温板材料、住宅内涂抹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屋面采用聚苯乙烯保温板材料、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内侧涂抹胶粉聚苯颗粒、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等8项新技术,通过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全国建产委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专家组的审查,入选了《全国建筑节能项目汇总与新技术、新产品选用手册》。另外,和平时光则采用了先进的挤塑板外保温材,确保了建筑节能减耗的高标准要求;中铁商务广场,采用LOW-E玻璃幕墙,既可避免光污染,又能良好采光,减少采暖制冷的消耗,倡导省会写字楼绿色、生态的健康理念。
有关专家指出,环保、绿色项目的开发和建设是大势所趋,更是近年来开发企业发展战略不可忽略的一部分。相信未来省会的低碳住宅会越来越多。
低碳生活任重道远
专家称,去年以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同时,一场有关低碳建筑开发的潮流,已在我国由最初的涓流,悄然汇合成了河流。“寻找绿色足迹、推动低碳人居”正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广泛共识。并且也在省会一些房地产企业中进行了有益探索,但这并不能说明低碳建筑和低碳生活就会轻而易举地一蹴而就。
一是尽管房地产的“低碳”发展将成未来10年最主要的热点,但省会的房地产行业目前要在“低碳”方面作的文章很多,涉及规划、设计、建筑材料等诸多方面。一花独放不是春。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迅速发展经济的同时,能够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那么,一种低碳的生活也会循序渐进地向我们走来。
二是生产企业的设备更新和生产流程的改造,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是从试点城市到普通推广,要充分考虑到新技术的使用,新设备的更换,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承受能力。如果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保证收入不断提高与之相适应,低碳生活是难以实现的。
省会低碳住宅建设会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而老百姓盼望的低碳生活又能够实现多少?让我们从2010年的阳春开始,拭目以待。(记者 水墨)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