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套房贷”新政出台后,公积金贷款什么时候实施新政一直为购房人和社会各界关注。记者昨日从住建部获悉,住建部正在紧急研制公积金二套房贷新政细则及具体操作细则,近期将公布实施。而针对有关“商业贷款从紧,公积金贷款是否会短期激增”的猜测,北京公积金中心相关负责人昨天也表示,尽管公积金新政细则尚在制定当中,但北京住房公积金贷款暂时尚未出现明显增多迹象。
“你也看到了,现在几乎成交为零,哪来的公积金贷款增多?再说,北京公积金中心也早就表态了,公积金二套房贷新政细则也已经在研究制定当中。在大家都认为房价要调整、要降价的节骨眼,没有人会为了占公积金利率低、相关的二套房贷细则还没出台的便宜,而放弃等待房价降价。”昨天,多家二手房门店和售楼处,二手房经纪人和销售人员如是告诉记者。
买房人的想法也是如此,“不提在房价这么高的眼前,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80万元的规定根本不够买二套房,就从目前的形势看,谁都会算大账!”购房人郭先生等人告诉记者, “现在,未来几个月房价要降几乎成了共识,北京房动辄200多万一套,降个10%就降了20万,谁会为了赶公积金低利率而在这个时候买房?!”
而在位于方庄的北京公积金贷款中心,记者看到办事大厅内,办理贷款的人明显比3月记者曾看到的多。购房人张小姐等人告诉记者:“现在来办的,几乎都是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前买房的。”北京公积金中心有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证实:“暂未出现公积金贷款比例提高现象。”
在他看来,除了眼下不少购房人因等房价下降而不买房外,公积金贷款暂未出现激增的原因有二:一是之前已通过媒体告知购房人,公积金二套房贷从严细则已经在制定中。另外一个是公积金不同于商贷。“首先公积金有最高贷款额80万元的限定;其次,贷款期内,公积金贷款只能贷一套,你要贷第二套,必须还清第一套。也正是如此,这些年来,投资购房人很少有人利用公积金贷款。”
住建部有关负责人昨天就此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正如北京公积金负责人所讲的那样,公积金贷款购房人投资的少,更多的是解决自住需求的。也正是如此,公积金二套房贷新政细则制定非常谨慎——既要打击投资的,又不要误伤为解决基本住房需求而贷款的缴存人。”
该负责人还强调,同时,公积金二套房贷实施细则还要考虑到缴存人的公平问题,即有的购房人之前购房都没有用过公积金,现在第三套想用了,如果不让人用,也不符合责权对等原则。也正是如此,该负责人透露,“为让公积金二套房贷新政实施细则出台后有可操作性,这些问题目前都在紧密研究当中,上周已经召开过数次讨论会。近期将可以出台实施。”
业界声音
房地产业协会:房价依然会平稳上涨
本报讯 昨天,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表示,部分地区的房价受“新国十条”影响,短期内可能出现松动甚至震荡,但长期来看房价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地的房价依然会平稳上涨。
北京大学昨天举办了一场房地产论坛,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评价了近期出台的“新国十条”。他表示,“新国十条”对投机性的炒房抑制效果明显,由于炒房客集中抛售,目前通州、望京等热点地区房源增加,购房委托量和成交量均下降,但房价并未跳水,而是处在相持阶段。
“新国十条”规定,各地政府要履行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职责,建立“考核问责机制”。朱中一表示,应该对房价涨落幅度制定指标,形成硬性的问责标准。“我赞同部分学者的观点,借鉴类似GDP这样的指标,比如房价同比增幅高于20%就该抑制。”朱中一说。
他预测,受“新国十条”影响,部分地区的房价可能在短期内松动甚至震荡,但长期看房价将稳中上涨。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北京、上海、深圳等东部城市新建住房市场比例将缩小,二手房、租赁房比例增大。同时,“新国十条”既打击了炒房客,但也抑制了改善性购房,所以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量将比去年下降。
专家观点
摩根士丹利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娄刚:中国楼市不会崩盘
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娄刚26日在上海表示,目前中国的高房价对中国经济发展存在三种抑制,未来房价若在一定程度内下跌,将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增长。
娄刚表示,目前,高房价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抑制消费、抑制生产要素、抑制投资等三方面的负面影响。首先,高房价支出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抑制了居民消费能力;其次,高房价使得大城市生活成本增加,增加了企业在招工等方面的生产成本,抑制了企业生产要素;另外,在房价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房地产开发商捂盘惜售,开发建设的速度放慢,使得固定资产投资被抑制。
对此,娄刚表示,若中国内地房价未来在一定程度内出现下跌,将不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增长。他认为,高房价的下跌,将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同时由于中国房屋销售的首付比例较高,金融银行系统出现的风险可能较小。他表示,只有当下跌幅度超过房价首付比的时候,银行信贷系统才可能出现一定的风险。
另外,娄刚认为,虽然房价下降可能导致抛售压力增大,但由于前期中低收入者对商品房仍有大量刚性需求,因此房地产市场并不会出现“崩盘”。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