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政策迷局:银监会没变银行元旦后或重新宽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房贷政策迷局:银监会没变银行元旦后或重新宽松
2009年11月17日 11:06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担心房贷越来越紧而赶着买房的人们,或许不必那么焦虑。据本报采访了解,眼下房贷全面收紧的态势,很可能在明年元旦结束。明年初,随着下一个贷款年度开始,在整体贷款额度宽松的情况下,银行在房贷操作上也将再度放松。

  针对目前的多家银行实施房贷收紧动作,15日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公开表示,房贷政策没有改变,重申了监管层立场。而多家股份制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如果银监会和央行不在政策层面收紧的话,明年1月份的银行房贷操作还会再度宽松。

  银行大力储客备战明年

  房贷政策收紧的传闻已经让很多潜在购房者绷紧了神经。不过,在出席“2009北京国际金融论坛”的会议间隙,蒋定之明确表示,目前房贷政策没有改变。

  而银行显然也无意长时间收紧房贷,“不管目前收紧程度如何,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在大力储备客户,准备明年1月做大(房贷)。”某股份制银行五羊支行负责人告诉本报,元旦过后,银行很可能重新放松房贷。

  该负责人分析,目前房贷全面收紧,一方面是因为楼市高涨、银行担心风险,另一方面,是因为接近年底,银行整体贷款额度收缩,这一点在国有大行中表现尤为突出。据该负责人了解,10月份,工行广东省分行、建行广东省分行都曾因用于风险资产的头寸收缩,而收紧房贷。不过,到了11月,工行广东省分行恢复过来,而建行则从总行开始全面收紧。

  但当新的贷款年度开始时,银行又重新获得全年贷款额度,头寸充裕。一年之计在于春,各分支行往往在年初乃至上半年冲规模,为下半年减轻压力,争取早日完成年度任务。前述某股份制银行五羊支行负责人分析,接近年底时,银行更侧重为来年储备客户,开年更是会采用优惠政策争抢客户。因此,如果银监会和央行不在政策层面收紧的话,明年1月,银行应该会放松房贷。

  “按照往年经验,如果不出现特殊情况,明年1月份的银行房贷操作会再度宽松。”某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信贷部负责人也持同样判断。

  首套房贷利率7折很可能延续

  建行在全国范围内收紧首套房贷利率后,市场热传首套房贷利率7折的优惠政策,很可能将被央行和银监会取消。目前的首套房贷优惠政策,是今年3月公布的,业界盛传,实行一年后,也就是到明年3月,将截止。但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15日在出席“2009北京国际金融论坛”时,对媒体明确表示,目前房贷政策没有改变。

  合富辉煌首席市场分析师黎文江接受本报采访表示,据他判断,央行和银监会不会取消首套房贷利率7折的优惠政策,因为这一政策体现了对中低收入者首次置业的支持,也有利于释放楼市的刚性需求。如果监管层收紧政策,一般优先收紧投资性置业方面的政策,而较少涉及首次置业方面。

  仅如此,建行目前实行的首套房贷利率差别化政策,也很可能是临时策略。据本报了解,建行差别化收紧首套房贷利率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整体贷款额度收缩。前述某股份制银行五羊支行负责人和黎文江都认为,建行明年年初有可能重新执行首套房贷7折利率优惠。

  二套房视乎货币政策变化

  而银行是否继续收紧二套房贷,则将视乎明年的货币政策是否收紧,同时也跟各银行的业务结构相关。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广州分行零售银行部负责人告诉本报,因业务结构调整,该行总行层面自今年上半年开始就统一从严执行二套房贷政策,操作中根本不考虑是否为改善型住房,一律要求首付4成、利率1.1倍。“只要央行和银监会政策不变,我们明年会继续按这样执行。”该负责人透露,该行已经确定未来三年的房贷业务比重,会根据该比重及相应额度,来调整房贷政策操作的松紧程度。

  本月下旬,将召开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的货币政策定调。在黎文江看来,该会议同时也是二套房贷政策的风向标。黎文江分析,基准利率上浮10%的二套房贷政策,其实从2007年至今一直没有变过,但银行从未切实严格执行,而是根据货币政策的松紧来调整执行力度。当货币政策宽松、贷款额度宽松时,银行会充分利用所谓“改善型住房”条款,变相给予普遍优惠;而当货币政策收紧、贷款额度收紧时,银行又倾向于从严收紧房贷,在首付比例和利率上提高要求。

  不过,去年底公布的二手房转让时营业税减免、交易契税优惠等政策,仍很可能在明年叫停。去年年底,还推出了2年以上二手房转让免征营业税的优惠,以及交易契税由房价的1 .5%下调至1%的优惠。黎文江认为,上述优惠政策刺激经济的作用已经达到,随着经济复苏,已不再适用,反而有催生泡沫的风险。因此,1年的期限到来时,明年很可能不再实行。

  本报记者 辛灵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