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择偶条件最新版本 婚房成为最大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21世纪择偶条件最新版本 婚房成为最大件
2009年09月30日 10:52 来源:大河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有人编了一个21世纪择偶条件最新版本:一张文凭,二国语言(英语精通),三房一厅,四季名牌,五官端正,六六(落落)大方,七千月薪,八面玲珑,酒烟不沾,十分老实。

  条件中最大件,是婚房。

  你买房了吗?你买房贷款了吗?你的房贷还剩多少?这是一些姑娘拷问男方的“逼供词”。

  上海的母亲教育女孩子的一句口头禅大致是这样的:“跟男的交往要找有车有房的,不然妈不放心,看着你受苦。”

  高房价,毕竟让年轻人后怕。

  电影《甲方乙方》里有段经典对白。刘蓓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福的。”葛优回答:“没有房子的婚姻才是不幸福的。”

  2009年5月5日《中国青年报》刊载的调查显示,73.2%的人认为房子是婚姻必需品。

  上海政法学院女性研究中心主任陈晓敏表示,现在“80后”仅仅依靠男女双方的力量去买房基本上不可能,大部分是两个家庭拿出积蓄为年轻人买房,有一句话是说“80后”的,“不怕某一方买不起房子,就怕两个都买不起房子的人走到一起”。

  2009年4月,广州继金泰地产以8‰的超高提成招聘美女售楼员之后,金泰城丽湾项目的一个让男人充满无限遐想的楼盘宣传活动,又一次“雷”倒了众多网民。买房子可以跟漂亮的售楼小姐谈恋爱,如果结婚还可以得到开发商给的购房款“嫁妆”。“买婚房送新娘,点她就送6万嫁妆”,“最想抱谁回家就‘点’我”,“陪嫁洞房”,这些宣传词引人注目。

  新千年后,随着房价的一路攀升,特别是2005年到2006年第一季度,市场上已经无法找到中低价格的房地产,导致很多购房者背上了沉重的还贷负担;同时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2006年先后宣布的加息,加重了人们对房贷负担进一步提升的担忧。买房,成了百姓、特别是年轻人很大的负担,“房奴”一词横空出世。

  “房奴”,直译是房屋的奴隶。“房奴”是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年到30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隶般的压抑,人们担心会像奴隶一样为银行工作。

  于是,买房人被决定了必须找到月薪6000元以上的职业才能供楼,必须不失去工作,必须不生病,每回朋友聚会都不敢买单,每月零花钱不超过500元,网上曾经流行过一个帖子,叫《月薪一万的有车有房的悲惨生活》,将这种现状描述得令人感叹。

  同样的词还有“负翁”。2005年11月19日的《羊城晚报》报道,记者近日对广州高校一些大学生的收支情况做了随机采访,发现都市年轻人常常出现的“月光族”、“负翁一族”也正在大学校园中迅速增加。

  在上海,由夫妻“合股经营”的“AA制家庭”形式越来越多,很多女性愿意和丈夫公平分担家中开支——房屋按揭一起还,孩子上学一起供……

  据2002年11月15日的《新闻晨报》报道,上海市妇联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如今的上海女性“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有68.4%选择“为了维持家庭和自己的生活”而就业,另有52%为了“在经济上自立”和“获得更高收入”而工作。较之从前,她们更看重自己的就业收入在家庭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因此,随着女性就业观念的变化,催生出越来越多的“AA制家庭”。

  许多赞同者认为:开销面前也应该男女平等,这样的家庭经济模式会促使夫妻双方“相互扶持,享受自由,彼此信任”。不过也有反对者,他们则觉得“AA制家庭”没有安全感。

  2008年12月8日的《理财周刊》报道了一对白领夫妻AA制理财的买房故事:29岁的杂志编辑顾橙和34岁的技术工程师刘锐,夫妻双方各自为政,自行支配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财理解和能力,分开投资,实现财务增值。顾橙和刘锐采用的则是改良版的AA制生活,“AA制并不是绝对的平均,如果说在超市购一次物,在外面吃一顿饭,两人回家之后还要分摊,如此明算账的AA制生活就要让人抓狂了”。

  2006年11月14日《新闻晚报》报道,上海新人流行婚后财产公证,AA制成为夫妻示爱新方法:

  26岁的小孙和女友小莫最近达成协议,不因结婚变更各自的财产属性。原来,小孙是个普通白领,他与小莫交往时不知道小莫家境非常殷实。当两人准备结婚时,才知道小莫的父母早已给他们买好了婚房。

  小莫体贴男友,提议与小孙去将房子作公证,将自己的房子作为夫妻共有财产。但是小孙认为,虽然女友爱自己,但也不愿意让人以为自己吃软饭,拒绝了女友的提议。

  据《精品购物指南》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