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老百姓房子的60年记忆:土房子到商品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一个普通老百姓房子的60年记忆:土房子到商品房
2009年09月30日 10:12 来源:浙江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解放前我们老百姓住的可多是土房”,随着尘封的记忆一点点被打开,毛奶奶的感慨也是越来越多,“那时侯哪里敢想有这么好、这么大的房子住啊,还装修得这么富丽堂皇!”

  解放前,住的都是土房子

  毛奶奶老家在金华,小时侯就是在金华农村长大的。毛奶奶说:那个时候家家户户住的都是土造的房子。就是那种用石头砌起来的小房子,外面弄点黄土涂一下。毛奶奶说:记得3岁那次搬家,也就是从小一点的土房搬到大一点的土房。就在这样的房子里,毛奶奶出生、长大、上学,直到结婚。

  记忆中,爷爷家的房子最好了

  毛奶奶回忆说,记忆当中爷爷家的房子最好了,是木结构的那种老房子,还有雕刻。不过爷爷那几间木结构那也是解放后土改分来的。那个院子很大,原来是一个地主的,随着地主打倒后,房子就分了。爷爷分到了3间,那就是她记忆中的豪宅了。

  工作后,终于住上了砖房

  毛奶奶工作结婚后,就和老公到了杭州乔司,那时侯他们住的是单位的宿舍。砖结构的,大概20平方米的一间房子就是他们的新房,没有厕所也没有厨房。“厕所是公共厕所,离得很远,所以大家都用马桶。厨房就是在走廊里搭个架子,放个煤炉。而且砖房也是我们结婚以后才分到的,结婚前我先生甚至还住过草房。哪象现在啊,家家都有厕所和厨房!”毛奶奶说。

  改革开放后,我们住上了套房

  到了1976年的时侯,因为工作原因,毛奶奶一家又搬回了金华。那个时候由于一切都在建设中,所以住的是腾空房,所以经常搬家。不过到了1980年,单位分给他们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一家子算是过上了套房生活。

  房改,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1997年,毛奶奶单位搞集资房。老两口终于拿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84平方米的房子一共花了一万三千块,装修花了四千块。格局是三个房间一个客厅,还有一个卫生间和厨房。直到这个时候,毛奶奶才告别了公用厨房和厕所。

  现在,和儿子住上了18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

  现在,毛奶奶和儿子一起住进了儿子在杭州买的商品房,一共有180多平方米,还是跃层,装修得更是没话说。毛奶奶抱着小孙孙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哪曾想过自己能住上这么高级的房子啊!”

  讲述人:毛彩荷 年龄:67岁

  住 址:杭州城西某小区 面积180多平方米

  记 录:本报记者 俞亦赟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