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楼市一有优惠就放量 部分楼盘仍挤满看房客——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福州楼市一有优惠就放量 部分楼盘仍挤满看房客
2010年05月25日 10:18 来源:东南网-海峡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开盘三个小时就销售过半了”,与2008年楼市调控时房价不断走低不同的是,本轮调控“给点阳光就灿烂”,只要开发商给出优惠,市场就有放量,购房者还是很冲动。而二手房市场,不少投资客抄底低价房源。在资本市场,受到调控或进入“空窗期”言论的影响,昨日地产板块更是创下4月中旬楼市调控以来单日最大涨幅。

  日前,福州出台了楼市新政,以期给楼市降降火。同样,从近日各地出台的新政来看,多被认为“温和”,而作为调控利器的房产税开征更是众说纷纭。那么,楼市调控真的已“利空出尽”吗?这一轮调控是否就此“温和结束”?对此,专家认为,称调控暂告一段落,或言之尚早。

  开发商给优惠市场很买账

  昨日记者从福州南江滨世欧·上江城了解到,该楼盘上周末开盘,房子销售比较红火。据了解,该楼盘给出的10套8888元/平方米起的特价房,吸引了不少购房者的眼球。

  “该楼盘均价为17000元/平方米,八九千元的单价当然有吸引力”,一位购房者告诉记者,该楼盘是正荣和融信联合开发,定位是江景豪宅,未来滨江资源还是比较稀缺,价格本身难下来,而且该楼盘后面还有项目,按照开盘规律,后面开盘的价格应该会更高。

  记者从该售楼部了解到,拿出的特价房都是位于底层的房源,而之前开盘相同楼层房源售价也多在1万元/平方米左右,“低层房本来价格就相对低,这次特价房是有一些优惠,但是并没有外界传言的优惠那么多。”“市场比较买账,开发商降点价格,给点优惠,市场还是能看到比较好反应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一些楼盘,开发商给出了利率优惠等措施,还是吸引了一些观望的购房者。

  “一些原本观望的客户,这几天有签约的迹象”,福州一位房产企划人士告诉记者,近期签约量没有之前那么惨淡了。

  投资客:入市抄底低价房

  上周末,福州万科售楼部,推介精装房的现场,看房者接踵而至,现场人山人海,仿佛看不到楼市调控的踪影。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当天的情形看,市场仍然暗涌购房冲动,但是销量是否也像推介会那么红火,这主要看开发商的定价。如果价格偏高,这个行情可能会受到市场抵触,但是如果价格合适,销量应该不错,毕竟精装房有一定优势。

  在二手房市场,记者了解到,近段时间,有一些资深的投资客抄底低价房,“这段时间,我已经买了三套了,都是一次性付款”,一位购房者告诉记者,有低价房源出来,就先收着,行情总会有好转的时候。

  而记者从多家二手房中介了解到,近段时间,只要抛出的房源降价10%左右,多能促成成交。观望?出手?新一轮博弈

  “看不懂这个市场”,一个近期看房的购房者小陈茫然地说,这一轮调控中,房价还是比较坚挺,房价没有降多少,无非就是多了一些优惠而已。他也在疑惑,“这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政策,能不能把房价拉下来啊?”而2008年楼市调控,市场预计会逼迫很多开发商出局,但是最终因救市,房价在短期的下行后报复性反弹,并创下了新高,这让一些错过降价时机购房的购房者“后悔”。“这一轮会不会又是历史的重演啊”,不少购房者担心,这次调控未见探底又会上涨。

  观望?还是出手?购房者的困惑,或许折射出这个市场的新一轮博弈期的开始。

  福建省地方新政比较“温和”

  “经历了上一轮的调控后的报复性反弹,购房者总体对楼市的长远走势还是看好,因此对降价比较买账。”福州房产资深人士江南客认为。

  江南客认为,后市走势还要看政策走向,如没有新的政策出台,房价短期内小幅调整后,有可能伺机反弹。

  省内房产专家刘福泉认为,“新国十条”出台后,不少城市包括福、厦都出台了地方新政,但是多被认为比较“温和”,这也可看出地方政府的“无奈”,多是“被调控”,主动性不强,效果自然可想而知。而一些楼市新政在执行的过程中,也会被消解,这也削弱了新政调控效果。

  “后市还要看有没有更严厉的政策”,刘福泉认为,目前楼市尚不明朗,但是就目前判断,如果没有更严厉的政策,可能短期内经过调整,交易量会趋于缓和。

  记者 杨永敏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