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套房贷收紧 中介3招曲线救房——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二套房贷收紧 中介3招曲线救房
2010年05月10日 07:49 来源:信息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4月15日以来,二套房贷收紧政策出台后,不少准买家都望而生畏,逐渐打消了购房的念头。但连日来,信息时报记者走访发现,向来有办法的房产中介却能采用各种方式,来规避二套房贷新政中的高利率和高首付。近日记者佯装成准备购房的客户,向广州本地多家房产中介打听到了“曲线救房”的三种方法。

  招数1 请无房产的亲朋好友帮忙

  五羊新城的满堂红一名中介人士告诉记者,如果可以说服一些没有房产的亲朋好友,以他们的名义购房,由他们申请房贷,则可获得首套房的三成首付和8~8.5折利率优惠。但是,他提醒记者,这种做法需要征得亲朋好友的同意,私下也要立下书面协议,将房产落在自己名下,房贷由自己来还,否则日后会引起纠纷。

  据了解,这种做法通常被投资客所采用,利用不同的身份证同时购买多套住房,均可获得首付和利率上的优惠,并利用杠杆效应获得最大的收益。

  提醒:小心替人养房子

  工商银行房贷人士提醒市民,如果采用这种做法,银行固然很难发现,但市民本身也存在风险。因为房产的权属是最大的问题,如果一旦和亲朋好友发生矛盾,自己缴了首期,却不能落户到自己名下,等于“赔了夫人又折兵”。如果投资客利用这种方法购买多套房子,风险更大,因为房贷紧缩政策并未停止,如果房价不能下降,更严厉的房贷调控可能出台,如类似物业税之类的政策以及地方房贷细则政策,手里握有多套房的投资客可能因此损失惨重。

  招数2 抬高评估价增加贷款金额

  二套房首付提高后,不少有购房需求的市民被挡在门外,或推迟购房。记者从银行业内人士处获悉,为了应对二套房贷新政,一些中介帮助购房者弄虚作假,通过提高评估价格来从银行获得原来同等金额的贷款,变相减少首付,这种现象近期屡有发生。

  农行广东分行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二套房贷新政执行后,最近被一些中介的虚报评估价搞得很头疼。如房屋实际价值为100万元,房贷新政出台前,购房者只需缴纳30万元首期款,同时从银行贷得70万元资金。而新政出台后,首付提高到五成,购房者无法凑齐首付,于是中介为购房者制造一份虚假的三方协议,将房屋评估价抬高到140万元,可从银行获得70万元的贷款。这样,新政执行前后,购房者从银行贷到的资金相同,而实际上购房者只付了30万元的首期款。

  淘金路某中介人士表示,实际上就是制造两份合同,即所谓的“阴阳合同”。一份合同按实际房屋价值计算,执行首付三成,一份则按抬高后的房屋价格计算,首付五成,而银行根据后者发放贷款,购房者只要按前者支付首付款即可。

  提醒:有异常银行将拒贷

  农行上述人士称,对于抬高评估价欺骗银行的现象,银行可通过查询数据库系统,一旦发现异常评估价就会把这笔贷款压下来,拒绝放贷。前一段时间成交价倒逼评估价,就有评估资历差的评估公司与中介串通抬高成交价,而银行有庞大的数据库系统,一旦发现异常就会停止放贷。据悉,目前针对这种现象,银行的做法是无论成交价多少,均按评估价来贷款。

  招数3 个别银行“押旧买新”可获10%利率优惠

  有中介人士还向记者支招,如果首付款不够,可申请纯抵押贷款。据其称,目前仅在深发展银行可申请纯抵押贷款,所谓纯抵押就是以现有名下房产为抵押,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即“押旧买新”,可获得七成贷款,贷款利率下浮10%。

  纯抵押贷款要拿借款人的房产证做抵押,如果A业主现有房产贷款尚未供完,并且打算再向B业主买一套二手房,中介可与B业主进行协商,将B业主的房产先过户到A业主名下,再用已过户的房产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即“押旧”的同时,A业主须再找到一位“卖房者”,如C业主,A业主向C业主购买房产,即“买新”,这样,银行可直接将贷款放到C业主名下。

  提醒:卖方是否同意是关键

  需要提醒的是,A业主和C业主之间是虚假交易,实际上并没有卖方给A业主,C业主或是A业主的熟人,或是中介帮忙找的熟人。但是,中介人士表示,此操作方法要看B业主是否同意,因为B业主才是真正的售房者。

  记者从银行了解到,今年房贷收紧,抵押贷款的放款速度要比按揭贷款慢一些,因为银行会优先保证住房按揭贷款的发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