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如何缓解高房价下的集体焦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保障房如何缓解高房价下的集体焦虑
2010年03月24日 07:4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国土资源部明确要求,在今年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供应计划没有公布前,各地不得出让住房用地。这是对近几天舆论广泛热议的北京地王频出导致房价飙升的最新回应。作为后续措施,国土资源部将在4月上旬向社会公布各地住房及保障性住房的用地供应计划。

  事实上,不用等到4月上旬,公众早已通过各种信息渠道,获知了一些地方雄心勃勃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在各地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财政计划里,都有保障性住房“大干快上”的消息。比如,北京将今年供地的50%给了保障性住房,而准备建设和收购的保障性住房,占新开工住宅的50%。这两个“50%”被境外媒体惊呼是走进了“大跃进时代”。与此相似,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步伐也在加快。这也是国土资源部让大家等待“4月上旬”的底气所在。

  近年来,房价飞涨已经导致社会情绪中弥漫着焦虑、浮躁和普遍的信任缺失,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担心与日俱增。蜗居、蚁族、房奴等流行语,加上土地招拍挂、拆迁等关键词,早已印证着焦点问题和社会矛盾的症结所在。在普遍的舆论压力下,地方政府很容易滋生出“保障找市长、房价归市场”的行政逻辑。在这一思维意识里,市长要负责保障房建设,甚至可以行政问责,至于商品房的价格涨落与否,就是自然而然的市场行为,无关市长责任和政绩考核。

  事实果真如此吗?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现有体制之下,房价的涨落根本就不是纯粹的市场行为。房价飞涨,各种批评意见众口一词,集中指向了卖地生财的地方政府和牟取暴利的开发商。去年以来,就有了“地价推高房价”还是“房价推高地价”的激辩,辩论双方分别是房地产商和土地管理部门。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一样,双方意见僵持不下,公众犹如雾里看花,难辨真伪。后来,即便在国土部门自己公布的调查里,土地价格也占到了房价的25%~50%不等。加上银行作为幕后推手,贷款是开发商最稳固、最有力的靠山,在不差钱的环境里,坐地涨价、捂盘惜售就成了开发商的拿手好戏。

  所以,要想让稳定房价的调控不至于变成“空调”,让抨击房价飞涨的炮轰不至于变成“空炮”,首先要管住市长,不让他们随心所欲卖地生财。还要管住行长,不能让他们随便给开发商扔钱。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经济走出发展过热和治理泡沫的成功经验,也就是管住了银行行长,让他们把乱发的贷款一夜之间收回来,从而实现了经济软着陆并避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去年以来的房价上涨,就与银行的天量放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从各地实际来看,建设保障性住房只能让少部分具有城市户口的低收入群体获益,对于大多数城市常住人口而言,还要经历房价可能继续走高的煎熬和考验。在此背景下,惟有保障性住房建设与有效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双管齐下,方能缓解民怨。谁也不希望有了保障性住房的借口,市长卖地卖得更加理直气壮,开发商快速涨价更加心安理得。 (刘畅)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