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部委将出台细化措施遏制房价上涨过快——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相关部委将出台细化措施遏制房价上涨过快
2009年12月15日 16:1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昨日(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

  会议出台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一系列措施,其中,“适当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房用地供应”,“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这两条格外引人关注。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国土部、住建部、央行等相关部门未来或有更细化的调控措施出台。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对一线城市来说,明年房价下跌的可能性大于上涨。

  调控·供地

  增供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用地

  会议提出,未来的政策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被放在重要位置。会议要求,要适当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房用地供应,提高土地供应和使用效率。

  “这意味着,明年的土地供应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同时,囤地等行为也将得到严惩。”邹晓云认为。

  来自国土部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33182.99公顷,其中,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6002.94公顷,同比减少45.0%,占住宅用地供应量的14.9%,同比下降14.6个百分点。

  这是高层近期第二次强调“中低价位”。在上周的全国发展与改革工作会议上,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我国将完善住房消费和调控政策,增加中低价位和限价商品房的供应,抑制投机性购房”。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价所所长赵松此前接受本报采访时曾表示,松动多时的“70/90”政策或将加强。

  调控·信贷

  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

  会议提出,继续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并强调“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

  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表示,这体现了 “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这是本次政策的一个重要变化。未来对投资投机性需求的抑制力度会继续加大,鼓励自住型需求的相关优惠政策或将延续。

  记者发现,在高层多次提到“抑制投机性购房”后,本次会议首次提出抑制 “投资性购房”,要求“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时,曾要求“遏制投机性炒房,控制投资性购房”,该通知后来被称为“国15条”。

  杨红旭表示,针对大户型、高档房的物业税,明年会加快推出,并极可能在部分城市试点实转,中央也可能会重申“171号文”,紧缩外资购房政策。

  调控·监管

  完善土地出让和房屋预售制度

  在房地产市场秩序方面,会议要求,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完善土地招拍挂和商品房预售等制度。

  杨红旭表示,这两项制度引起的争议较大,因为它们滋生了囤地、捂盘、假按揭、乱收定金、哄抬房价等市场乱象。他认为,商品房的预售标准可能会被调高。

  近日,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土地招拍挂制度通常采取 “价高者得”的方式,是推高地价和房价的根本原因。

  陈国强表示,土地出让中,由于政府部门通常不公开供地的节奏和规模,外界很难对市场有准确的预期,这是造成“囤地”、“炒地”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他表示,除了信息公开,土地批后监管也将是未来国土部门的工作重点。

  此外,保障性住房建设再次被强调。会议提出,力争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陈国强表示,保障性住房建设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提速,但这将给地方政府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

  今年10月,全国人大发布报告指出,截至8月底,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仅完成投资394.9亿元,完成率仅为23.6%。会议还表示,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和国有工矿及林区、垦区仍有近1000万户家庭居住在棚户区,决定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张敏)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