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密度全国第一 明年重庆房价不会大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高楼密度全国第一 明年重庆房价不会大涨
2009年12月11日 14:14 来源:重庆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重庆2010年经济展望》昨天对外发布 房价明年不会大幅上涨

  昨日,重庆市经济信息中心发布《重庆2010年经济展望》(以下简称《展望》),对房地产、物价、GDP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进行总结和预测。《展望》称,明年的重庆房价仍稳中有升,但不会大幅上涨。

  作出这种预测的依据是,今年以来部分刚性需求得到释放,开发投资增长加快,市场供应量不断增加。同时,价格持续上涨导致部分购房需求推迟入市,转而选择持币待购,加之信贷紧缩,房价持续上升的空间受到抑制。因此,预计明年房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总体仍将在高位调整。

  《展望》对房价的持续上涨表现出担忧:房价上涨对于购房者是“双刃剑”,一方面,房价上涨特别是过快上涨,对于自住需求的抑制十分明显;另一方面,房价上涨对于投资需求具有吸引力,使得参与者具有较强的投机心理,即买涨不买跌。最终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对扩大消费不利。

  房价不会大涨,更不会大幅下跌。理由是随着土地成本不断升高,以往低价土地储备的消耗殆尽,未来重庆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仍然明显。同时,受到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人们投资保值的需求不断增强,加之重庆利好消息不断,都使房价下降的空间不大。

  重庆高楼密度全国第一

  已超过上海和香港,北碚巴南房产开发供过于求

  《展望》在谈到我市房地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时指出,重庆已超过上海和香港,成为全国高楼密度最大的城市。

  北碚巴南:房产供过于求

  《展望》指出,目前我市房地产领域的供求失衡现象较为明显。从2008年1月-2009年8月区域累计供销比来看,北碚区供过于求最为明显,其次是巴南区;沙坪坝、南岸、渝北、九龙坡、高新区供销比基本平衡;渝中区、江北区和北部新区则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对于房地产开发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展望》还提出,目前在房地产开发领域中,对大多数环节进行控制的企业非常少。每个环节谋取最大化利益,从而加大开发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开发质量。

  高楼密度:重庆全国第一

  《展望》指出,在高楼密度的全国性调查中,重庆已超过上海和香港,成为全国高楼密度最大的城市,绿地空间太少,开发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今年夏天中国科协年会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接受重庆媒体采访时说,高楼林立一方面象征着繁华,另一方面也压抑着居住者的空间。为什么香港的楼也高、地也少,但香港给人的感觉没有重庆这么拥挤呢?李晓江的解释是,因为香港的地理环境占了优势。香港一面靠海,一面靠山,人们从高楼里出来,很快就能融入到山海的自然环境之中。但重庆目前还没有形成人与自然的很快地融入环境,因此给人的感觉比较压抑。

  沙区渝中:人口密度最大

  房子修得高,修得密,单位面积上住的人就多。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市主城区的平均人口密度在近30年里翻了一番,目前的城市平均密度大约是每平方公里2万人左右。而在国内的其他城市,人口密度基本保持在每平方公里1万人左右。

  相比之下,不少西欧国家的传统大城市的人口密度一般在每平方公里5000人以内,美国一些城市如亚特兰大、休斯敦等每平方公里人口甚至还不到1000人。

  市政协委员、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芾透露,渝中半岛、沙坪坝等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居住人口甚至超过6万人,正是造成包括交通在内的城市居住环境质量下降的根源所在。

  他说,建设宜居城市的最大难题,就是要根本解决城市人口密度过大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举措,就是要立即停止审批新的高楼。他建议,在新区应建更适合居住的多层楼房。在建成区以内,有闲置地没有开发的,尽量不再开发,以作为城市的出气口,让主城区内空气更畅通。

  分配经适房限价房

  建议政府

  公开摇号

  在谈到如何提高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公平性时,《展望》建议,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分配可采取公开摇号的方式。

  《展望》预测,随着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试点工作逐步开展,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明年将进一步加快。

  《展望》建议,可通过公开摇号配售和定向安置的方式,提供经济适用房、限价房。

  据了解,北京、上海、杭州、武汉、郑州、泉州等城市在销售经济适用房时,已开始使用摇号方式。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