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交会量价井喷,业内专家提醒
为期4天的秋季房交会大幕落下,除了成交金额40.11亿元、同比增加64.66%的成交巨量,房价的飙升也让市民惊诧,据记者观察,主城区诸多高品质楼盘开始冲关7000甚至8000元。楼市持续发烧原因何在?高房价下市民是否追涨?未来投资是否有风险?本报记者为此进行了多方采访。
现象:
新盘增多 供应量大
据纬联地产市场分析部所作的统计显示,此次展会共推出新盘23个。且该机构称,大量新盘并未在房交会上亮相。
此次房交会上,一批全新楼盘首次与世人谋面,它们未来将成为楼市活跃的新亮点。比如,白市驿2000亩纯别墅社区———常青藤缇香小镇;江北500亩别墅社区———金科太阳海岸;渝北42万平方米城市综合体———重庆国际家纺城;50万平方米托斯卡纳原生叠谷洋房———银翔翡翠谷;南岸45万平方米庭院洋房社区———山千院;龙头寺32万平方米中央复合区———龙城国际;九龙坡17万平方米公园社区———四季香山;南坪商圈46万平方米城市综合体———协信城;200亩大学城别墅项目———融城华府。此外,还有更多崭新楼盘,如御城华府、格林英郡、逸翠庄园、天景雨山前、隆鑫天雨方、城南未来、融侨城。与此同时,大量上规模楼盘的新房源层出不穷地推出,比如鲁能星城12街区、学府大道69号、金科10年城、万友七季城等等。
据业内相关人士介绍,尽管大量新盘未谋面,但楼盘数量并不小。从此次房交会楼盘供应来看,除了花园洋房、别墅新盘大批涌现,高层楼盘新推组团数量也非常巨大,基本上具规模的楼盘都有一定的新组团面市。随着今年年中启动的大量楼盘的推出,年终楼市供应量将会巨幅增长,根本不存在开发商所言房源不足的问题。
分析:
房价大涨 市场忧心
目前,让重庆市民最关心的就是,房价窜得如此快,房子还能不能买。不容争议的是,今年3月开始重庆楼市持续火爆,房价不断攀升,其高攀之势已经赶上甚至超过2007年下半年的疯狂势头。房价上涨过快,让自住购房者心惊肉跳;价格跃上高位,令投资购房者犹豫不决。
按照房交会组委会提供的数据,此次房交会商品住宅建筑面积平均成交价格每平方米4878元。撇开有人所说的交易结构问题,今年房价与去年同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2008年9月,主城商品住房建筑面积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3686元,到今年9月则上升为4259元。
官方数字更笼统涵盖全市各个区,而实际上,主城购房者感受更深的是,实际房价要高得多。比如,在江北新牌坊、龙头寺片区,南岸众多片区,房价大多已攀升至单价6000-7000元,而在去年的此时,这些楼盘大多还徘徊在4000多元。在江北观音桥商圈,楼盘普遍在7000-8000元,去年开盘价也就在4000-5000元。一些楼盘单价目前已攀升至1.2万元-1.3万元。
房价攀上高位,让更多的购房者置业产生较大的疑惑和观望心理。据某网站一项针对重庆网民的意见调查显示,市民普遍对目前房价飞涨感到担忧和不满。
79%的网民认为目前房价非常高了,买不起。53%的网民说,如果有购房需求,预计在两年之后买房。此外,在参与的网民中,60%的人认为秋交会后房价会下跌,其中37%的人认为会小幅下跌,而23%的人认为会大幅下跌。
如此飞涨的行情让许多业界人士也大呼“让人看不懂”,许多人士担心此波行情已有泡沫泛起。大泽置业总经理万大禄就认为:由于市场近期上涨太快,导致许多购房者非理性入市,目前市场投资者比例已超过一半,这绝非一个健康的市场比例。更可怕的是,市场越疯狂,回调就越深幅,给未来的房产市场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
提醒:
投资房产 亟需谨慎
据业内相关人士介绍,秋交会后,随着房价上升,投资者变得谨慎。一位外地客户对记者说,重庆房价涨得太快,感觉升值空间被严重挤压,还是观望一下再说。
投资者的担忧不无道理。重庆楼市从2007年的疯狂飞涨,到2008年楼盘萎靡不振、纷纷让利跌价,这一景象对很多投资者来讲,仍历历在目。在2007年一些攀升至单价上万的楼盘到了2008年最低跌至5000-6000元。一些滨江楼盘狂涨至8000-9000元,甚至上万,而到了2008年卖不出去,只有苦苦煎熬甚至跌价。2008年的经历为很多在高位接盘的投资者极其惨痛的教训,让很多投资者感受到———“房价并非只涨不跌”。
与此同时,后市政策面仍不明朗。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通知:二手房交易营业税优惠即将于年底取消,以后的二手房交易5年内必须交营业税,这对投资者意味着增加5.5%的成本;同时金融部门信贷政策进一步收紧,楼市未来走势仍难以看清,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相关业内人士提醒,重庆楼市总体呈上升趋势,然而影响楼市走势的因素较为复杂,加上重庆房价近期增长过猛,投资者应当谨慎,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切勿盲目追高。如需投资,一定要选择性价比高、地段优越、产品品质有保障的物业。
切记,楼市并非是只涨不跌,也许你今天买的就是价位最高、将来无法甩掉的“烫手山芋”。 (重庆晨报记者 栾玉树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