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全国大城市楼市成交量大幅下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7月全国大城市楼市成交量大幅下滑
2009年08月07日 08:4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二手房开始降温

  与一手住宅成交量普遍减少的状况相类似,在连续5个月量价齐升的强劲反弹后,二手楼市市场热度有所缓解。

  根据中原领先指数系统显示,7月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五大城市价格仍在上涨,但部分城市涨幅有所回落,成交量在接连数月创新高后也于7月出现下降,但整体成交量仍处于高位。

  分城市来看,深圳、上海和广州市场降温比较明显,价格上涨速度和成交量都出现了下降,其中深圳和上海的成交量下降约20%左右。而北方城市在这一轮热潮中仍较为滞后,目前天津、北京的二手房价格仍处于加速上涨的过程中,而成交量也保持较高水平。

  21世纪不动产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北京二手房网签数量达到26360套,其中二手住宅成交达25206套,首破2.5万套大关,再创新高。从数字上看,7月份二手房成交势头依旧迅猛,但在成交量高速攀升的背后,二手房成交增速已经出现放缓迹象。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北京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增长10.0%,虽然仍处于高位水平,但这一数字已明显低于6月份成交量环比增长16.7%的比例。

  另据世联地产统计,第28周(7.6至7.12),深圳二手房共成交3475套;第29周(7.13至7.19),深圳二手房共成交3610套,环比上升3.9%;第30周(7.20至7.26),深圳二手房共成交3449套,环比下降4.5%;第31周(7.27至8.2),深圳二手房共成交3310套,环比下降4.0%。

  对于二手楼市的表现,中原地产研究中心认为,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二套房贷的收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投资性需求;另一方面是,连续放量成交后,前期积压需求基本都已释放殆尽;此外,价格不断上涨,也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成交的达成。

  21世纪不动产市场分析师孟奇分析说,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房价上涨速度之快已超过绝大多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无论是房有所值的价格正常上调,还是不合理的业主盲目抬价,再加上新房市场捂盘严重,不断攀升的新房价格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二手房价的走高,在此市场背景下,消费者的购房热情被打击,购买力受到限制,并已出现消费者对这种追涨的购房心理不能承受,甚至有消费者决定暂缓购房的情况。这必然导致7月二手房成交增速放缓。

  孟奇说,近一个月以来,为了抑制楼市过快、过热增长,关于收紧信贷的消息不绝于耳,不仅银监会发出通知要求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政策,各家银行的二套房贷也呈现收紧动向。他预计,如果信贷紧缩政策长期持续执行,会给下半年的二手房市场发展带来较大阻力,交易量不排除触顶回调的可能。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也认为,价升量跌,市场可能面临短期调整。由于价格的快速上涨,刚性需求开始止步。根据中原调查,7月份各地新增购房需求有所减少,同时,二套房贷的收紧抑制了部分投资性需求的入市,或将进一步加剧成交量的下滑。

  一线城市成交量大幅下滑

  与6月相比,7月一线城市住宅成交量普遍减少,二线城市成交依然维持高位。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显示,广州环比下降40%;深圳下降30%,北京和上海下降5%;成都和天津增加20%,天津七月更是创下今年以来成交量新高;重庆基本持平;杭州下降50%。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楼市成交淡季的来临,近期住宅新增供应很难出现大幅改善的局面,而开发商惜售捂盘,进一步推高价格上涨,加上二套房贷政策收紧,部分投资性需求也重归观望,市场成交量出现明显下滑。

  中原住宅监测系统数据显示,七月最后一周,被监测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成都、杭州等八城市成交面积总量为233万平方米,总体环比减少7%。7月27日至8月2日这一周一线城市成交继续下滑。广州和深圳已连续两周成交量下滑明显,这一周降幅接近15%;北京降幅10%,略低于过去20周平均水平。

  二线城市的表现也冷暖不均。重庆降幅最大,降24%;成都降10%。而天津和杭州成交大幅增加,增幅分别为24%和14%。7月天津周成交量屡创新高,7月27日至8月2日天津成交3734套,达今年单周最高纪录;杭州这一周成交回升显著,但成交仍处低位,仅占过去20周平均水平的六成。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显示,7月,全国30个城市中,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升跌的城市各占一半,30个城市住宅总成交面积环比下跌约4%。其中,7月20日至7月26日这一周,在全国监测的32个大中小城市中,楼市成交面积环比上升的城市有13个,不足总城市数量的一半;而在楼市成交面积环比下跌的城市中,环比降幅超过10%的就有12个。

  在10个重点监测的城市中,楼市成交面积环比上升的只有4个,分别为重庆、上海、北京、武汉,其中除重庆环比增幅为27.01%外,其他三个城市的环比增幅皆在5%以内;在环比下跌的城市中,环比跌幅最大的为深圳,达到36.97%,其次为成都,跌幅为15.59%,而南京、杭州、广州的环比跌幅均不超过10%。

  根据世联地产统计,进入7月以来,深圳新房成交量更是逐周递减。第28周(7.6至7.12),深圳新房共成交1635套;第29周(7.13至7.19),深圳新房共成交1441套,环比下降11.9%;第30周(7.20至7.26),深圳新房共成交870套,环比下降39.6%;第31周(7.27至8.2),深圳新房共成交725套,环比下降16.7%。

  对于成交量下滑的原因,中原集团地产研究中心吴维娜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部分热点城市,房价持续上涨,价格已经超出了部分购房人的承受能力,许多购房者从恐慌性购房中回归理性,重新开始观望,这阻碍了成交的持续放量;二是,政策层面上,从银监会到各家银行,开始收紧二套房贷政策,这对成交量也构成了现实的影响;三是,一些大城市的供应量有所减少,加之前期成交量的持续放大,这也造成7月市场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波动。

  专家:房价短期仍将维持高位

  对于未来的楼市走势,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房价短期内仍将维持高位,成交量可能会出现回落。

  深圳社科院城市营运中心主任高海燕说,目前二套房贷收紧等政策微调,更多是一种表态,是为了安抚房价上涨过快带来民众的情绪。真正决定未来房地产变化的原因还是宏观经济的数据。当前我国经济还处于企稳向好期,没有完全复苏,因此让政府完全出台一个明确、清晰的,对市场完全有抑制作用的预期出来,短期不太可能。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表示,近期楼市成交量的萎缩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上半年上涨过快的房价影响了购房者的意愿,压抑了需求的进一步释放;第二是近期关于二套房信贷政策从紧消息的影响所致。宋丁认为,虽然目前关于二套房贷有所趋紧,但整体经济政策较为宽松,预计国家不会出台较为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来打压楼市,另外目前的环境与2007年不可同日而语,很难再现当时大规模的调整,预计下半年楼市将震荡前行。

  长城证券分析师更是认为,宏观层面的宽松货币、极低的实业投资意愿、实际利率的下降、加杠杆化在迅速展开等;行业层面长期趋紧的供求状况、低廉的交易成本、持有物业的低成本等,都使得我国发生新一轮地产泡沫的概率极大。在未确认金融危机已经度过之前,中国仍将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房地产业至少在今年不会受到大的调控。综合看来,目前地产仍处于新一轮牛市的起点,其演绎的顶峰或许比2007年更疯狂。

  与乐观的预测不同,也有专家表示,从成交量上观察,部分城市已经出现上攻乏力的情况,房地产很难长期持续上涨。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说,当很多人天天都在唱多的时候,楼市可能正在构筑新的顶部。接下来,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的市场将出现变化———价格维持高位、成交量回落。

  杨红旭指出,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今年已反弹力度很大,投资、投机比重增加较快,少数城市重新出现房价泡沫,市场调整的压力越来越大。从成交量上观察,部分城市已上攻乏力。

  “任何一个城市,短期内(比如一年)的购房需求都是有限度的,如果按前7个月的销量,则多数城市全年成交都将超过楼市最繁荣的2007年,但这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价格的变化,明显滞后于成交量,这是楼市的一般规律。从目前来看,货币政策未变、房地产开发商资金相对充裕这决定短期内房价不会下跌,但从长期来看,滞胀之后,房价很有可能出现新一轮的回落。”杨红旭补充说。

  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也表示,目前对房地产市场不利的因素仍有很多:宏观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今年1至6月我国三驾马车的出口仍然是负增长;CPI仍然下降,表明经济仍然下降;人们的收入预期还是下降;物业税可能会推出等。可以肯定,这些因素的存在,房地产很难长期持续上涨。

  京城楼市连涨五个月后首现萎缩

  北京楼市成交量上涨的步伐在今年7月份戛然而止。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显示,今年7月份,北京期房商品房日均签约350套,较6月下跌9.1%,成交难度进一步变大。

  由于前期价格涨得太高,投资需求已经彻底释放,刚性需求则暂时重归观望。在持续回暖5个月之后,楼市或将迎来新一轮的成交拐点。

  统计显示,7月份北京共成交现房商品住宅4207套,期房商品住宅销售套数为12840套,其中除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外的期房商品住宅签约套数为10862套,日均350套,较6月份日均385套下跌9.1%。8月份后,北京土地和新盘供应明显加大,统计显示,本月将有8宗地块入市,总面积超40万平方米。另外,还将有50个项目开盘,其中18个为新盘,接近上半年21个纯新盘的总供应量。其中,别墅项目达到7个,占总供应量的14%。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显示,在近期房价上涨之后,成交难度变大趋势日渐明显。这从一个侧面反映部分需求对于过快增长的房价难于承受,热点楼盘经过短期内价格走高后,已很难有与持续上涨相匹配的需求继续跟进,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楼盘价格继续过快上涨很容易引起需求“倒戈”局面。

  “楼市价格不稳、宏观调控不明,都能导致新一轮的持币观望。”《楼市》出品人蔡鸿岩表示。“去年楼市冷淡房价连续下调,开发商很苦恼,今年楼市出现回暖,提价把之前的损失补回来,是很多开发商的共同想法。但这只会加快第二轮持币观望的出现。”而面对近期房价暴涨,时下越来越多的购房者转为观望。而手头不缺钱的开发商们也不会轻易降价,由此市场双方开始陷入新一轮的博弈之中。“看谁扛得过谁”似乎变为目前楼市的潜台词。

  中房指数系统副主任陈晟认为:“近期楼市成交情况相对前几周表现较为黯淡,全国楼市显现出一定的降温迹象。”陈晟认为,对作为国民经济回暖主力的房地产业,政策的基调是“稳定”,但对部分城市房价攀高、“地王”频现等现象,政府相当关注;如果判断为“过热”,就有对政策作出一定调整的必要性。

  即便本轮的成交量拐点出现,开发商也不会急于降价。中原地产中国研究院分析师许萌则认为,市场供应的青黄不接使开发商暂时没有降价压力。她表示,无论是库存告急的上海,还是成交相对稳定的北京,以及调整周期相对较早的广州和深圳,目前都面临了新增供应不及时的“房荒”。至少在今年,新增供应不足的局面将难以被改变。在此局面下,开发商没有降价竞争的动力。事实上,那些判断市场将出现供应不足的开发商,不但暂时不会降价以提高成交量,反而可能通过涨价“捂盘”,以确保下半年仍有房可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房地产开发资金构成与国外相比,存在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过分依靠银行贷款的问题,房地产市场的绝大部分风险系在金融机构身上。目前全国房地产银行贷款依赖水平在50%左右,而部分大型城市开发商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程度已高于80%。银行风险同房价上涨成正比例增加,一旦房价较大幅度下降,地产金融危机不可避免。

  蔡鸿岩表示,房价的快速上涨使得社会各界关于房地产行业泡沫的争论日益激烈,如何让房价与自住购买力保持均衡,如何让房地产健康发展成为支撑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如何加快保障房建设让低收入人群安居,对刚刚企稳回升的中国经济来说,这是下半年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记者李佳鹏彭勇实习生刘姣郑文刚 记者洛涛)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