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房房价连续5个月上扬,涨幅惊人。深圳一手住宅均价重破1.2万元/平方米,而再涨到1.4万元/平方米,深圳楼市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房价泡沫在不断吹大的同时,“高房价”已逼走了中小民企急需的人才。
房价涨破1.49万元/平方米
深圳市房地产信息网监测数据显示,自今年2月份开始,深圳新房房价连续5个月上扬。上半年,深圳市新房成交总面积为387.6万平方米,总成交金额为478.31亿元。其中,6月深圳新房共成交66.4万平方米,成交为6982套,成交均价14908元/平方米。
记者8日还从中原地产深港研究中心刚刚公布的数据中获悉,深圳一手住宅6月份全市成交住宅6982套在连续4个月上涨之后,重新站上了14908元/平方米的“高位”。
深圳特区内的住房成本节节攀升,某企业新招的50多个毕业生中,超半数不愿意落户深圳。对城市未来缺乏想象,企业家宁买别墅炒股票,不愿投入再生产。这些当年被深圳吸引落户的企业,如今却陷入发展之困,如何留住人才成了头等大事,然而节节攀升的房价、没有跟进的配套设施却使得这一目标的实现显得有些渺茫。
逼迫选择离开深圳
仅仅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深圳新建住宅均价涨了2358元/平方米。对于深圳中小企业而言,暴涨的高房价已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许多人才因买不起现在的商品房选择了离开深圳。
在7月7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深圳市中小企业发展报告企业座谈会上,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伟感叹,“房价飙升致人才流失”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我们招来的大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到哪里住?”由于一般高新技术园区周边没有配套的地方可以居住,高房价又难以承担,员工们只好选择到租金比较便宜的关外居住,每天一下班,单位都要安排十几辆大巴往外送,从而出现一种景象,每天一上班就堵车,而一下班,高新区就变成一座“空城”。
孙伟无限担忧的话引起不少企业家的共鸣。来自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陈莉说,他们公司位于坪山新区,由于周边配套缺乏,很多管理人员都选在关内居住,其中一位居住在蛇口的财务总监,因为怕塞车,每天早上6点半就要出发。而由于高管们居住都比较远,他们经常连开一次会都很难。
深圳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监郭宏伟透露,高新技术企业的高新技术人员流动性已经越来越大,因为以住房为代表的生活成本上升速度远超过企业支付薪水的涨幅,本来以为给出的薪水并不低,却仍然造成了半年内该企业1/5的研发人员出走。“与内地一些生活成本较低的城市相比,深圳给出的所谓‘高薪’已经没有优势。”而研发人员的不稳定性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
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小企业经营中心副总尹小雄则认为,深圳的未来不能给人好的想象空间,企业家投资的意愿在下降,而是将资金用于炒股、买房,这对深圳未来发展有一定影响。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华楠表示,人才问题是创新型企业发展最为核心的问题。深圳如何留住企业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如何留住人才,“这一问题已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瓶颈。深圳需要出台新的措施。
毕业生放弃落户深圳
应届毕业生放弃落户深圳,孔雀东南飞已不在。在7日的座谈会上,众企业纷纷剑指深圳不断飙升的高房价,并提出了高房价吓跑深圳高科技人才的观点。“目前我们公司高新技术人才的流动性很大,核心问题就是住房成本节节攀升。”来自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监郭宏伟说,他们公司前段时间招收了50多个毕业生,竟有30多名不愿意往深圳调户口。更让企业头疼的是,公司共有研发人员100多个,上半年竟然走了20多个,“原因一是住房,二是工资”。
郭宏伟认为,事实上,他们给员工的工资并不少,主要由于无法跟上房价不断上升的步伐。以住房为代表的生活成本的提高,已经超过了企业能够向员工提高薪酬待遇的增长速度。深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小杭分析,正是这个原因导致深圳对人才吸引力下降。除高房价外,鼓励政策的缺乏也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孙伟则认为,内地城市与沿海城市的差距逐渐缩小,深圳的政策优势减小,鼓励资源缺乏,再加上居民住宅价格近几年飙升,造成低端和高端人才的供给紧张,竞争力大幅下降。
“现在甚至已经出现优秀人才向内地转移的现象,”叶小杭说,高科技成长企业创新的原动力主要来自人才,而深圳由于历史原因,人才主要来源是引进,“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有效改善,将会引起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的内迁,甚至总部的迁移,削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城市的竞争力。”金融危机以来,针对深圳中小企业,深圳市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措施,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日前也表示,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深圳“经济特区”的名头曾吸引了大批人才南下创业,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的繁荣图景。深圳也因此成为有名的人才“高地”,如今的深圳再也不是过去孔雀东南飞,坐着筛选人才的年代。有全国政协委员呼吁:政府应调控暴涨的房价,并应当在增加人才吸引力方面出台新措施,深圳需才且要惜才。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