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常州金坛,当地惟一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落成仪式上,不期而遇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记者私下拉住任老总采访,他十分爽快,约定午饭时间餐桌上聊。午餐时间,老任如约而坐,与记者边吃边聊,不觉间,近一个小时。
面对近距离的专访,老任显然比平时论坛活动上所见的平易了很多,但话锋仍然锋利。而个中是非,相信市场当自有评判。
“‘地王’对市场的作用力很大”
今年以来,各地频出“地王”。任志强表示,其实“天价地”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多。“全年全国大约会达到1万宗土地交易,我们把各个城市产生的‘地王’相加,目前为止共有60多宗,占比只有0.6%,这个比重是很低的。”
任志强说,全国有660个核心城市,但“天价地”只集中在大约15个城市,其中北京、深圳、广州、厦门、上海、杭州6个城市较多,今年产生的“地王”都超过了5宗,南京也在15个城市之列。
他认为,“天价地”本身不是大问题,但对市场的作用力很大,对本城市乃至周边城市地价都有影响。话到此时,他不留情面地批起了同行王石:“王石说不拿‘地王’,但是万科却在北京拿了两个‘地王’,房价就是万科推高的。”
他进一步“开火”: 一个地区地价高,那个地区的政府官员还有不升官的?
似乎言犹未尽,接着又对媒体“开炮”:楼市出现的短期行为,一定是受舆论操作的,比如“抢房”,与媒体瞎忽悠脱不了干系。“拍出个‘地王’,媒体就忽悠;现在媒体又在讨论楼市优惠政策的执行时间问题,本来之前就安民告示了,国家优惠政策的截止日期是12月31日,媒体干嘛还要‘炒’?!”
“国进民退”?其实“国”只是“进”了一点
今年以来,土地市场频频出现“央企地王”,使得房地产行业是否出现“国进民退”成为时下一个热门话题。万科总裁王石11月26日表示,地产行业从全国范围来看不存在国进民退。刚刚批评过王石的任志强,在这一点上却与王石达成了共识。“我不太同意‘国进民退’的说法。”任志强还拿出了数据力证:2007年国有资本投资房地产占比11%-13%,现在占比是19%-21%,“国”只是“进”了一点,整个比例还是很少。“再说,大国企就这么多,全国也就10多家。”
“我不干捂盘的傻事”
开发商捂盘卖高价,遭购房人痛恨。问:任志强捂不捂盘?答曰:“捂盘也要有点儿本事。当市场有人不捂、有人捂时,可能捂的才能占到便宜。我反正不干这个傻事。”
他说,开发商捂盘可能是因为这个项目之后没有地再做项目了,还不如就慢慢卖。“或者说,一个100万平方米的楼盘已经卖了80万平方米,后面剩下的开发商就想多赚点,平摊前面的成本。”
虽说不捂盘,但既然是开发商,谁都希望能多赚钱。这不,任志强也有“卖亏”的时候。他说,2000年左右,在北京建了一处学区房,当时售价6000元/平方米,“现在这处房子价格涨到了28000元/平方米。卖亏了,买房的人都比我们赚得多。”老任瘪瘪嘴,脸上闪过懊恼的表情。只是不知道购房人会不会同情他?
“真正推高房价的是‘今天买明天卖’的人”
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频现投资者的身影,投资行为加剧是否助推了房价?任志强称,真正推高房价的是“今天买了明天就卖”的人——言下之意是指投机购房人。
他为“投资”辩白。“单个楼盘的投资比例可能很高,而放在全国看,二、三线城市又有多少人在投资?”他还举例说,有的山西人在北京一买就是10套房子,但你什么时候见他们卖过?他们买这么多房子只是一种传统的置产习惯,这部分投资实际上是稳定房价的。
记者忍不住追问:那任总有多少套房?“3套。1套是单位分的房改房,偶尔还在住,因为离北京协和医院只有几步路,比较方便。第二套是自己买的,公司的福利分房,华远香港上市时,给干部一些住房补贴,高级干部补了80-120万元,自己又贴了一些。第三套是我老婆刚买的,还没装修。”
再追问:任总买房是投资还是自住?“买房是为了老婆生活方便。”老任给出了狡猾的回答。
“‘抢房’是因为购房人没有选择权,库存也不足”
预测明年的房市,任志强得出的结论是:明年上半年会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原因是今年全国房地产投资与往年相比相差甚远,而土地供应总体也是下降的,且这轮投资不产生实物——房屋的生产周期需要1年至1年半,有的甚至要2年。
但他指出,这种“供不应求”的实质,并非没有房子卖,而是购房人并没有房子的选择权,比如你想买东边的房子,但市场上供应的只有西边的房子。他同时称,房子的库存量不足也加剧了供不应求。“库存维持在12个月左右是比较合理的,但现在上海、南京的房子库存量都不到6个月,北京不到8个月。如果购房人拥有选择权,库存也有余地,房子就没人‘抢’了。”
供不应求是否意味着房价还得涨?任志强说,还得看政策,如果今年底明年初中央出台调控政策,那肯定就上不去了。
本报记者 汪晓霞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