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众多住宅开发商的大考之年。然而,不佳的销售状况,将意味着开发商入不敷出,从而造成手中资金持续下降的局面。“雪上加霜”的是,很多公司的债务开始逐步到期,流动性更加紧张,部分开发商的资金链已游走在断裂的边缘。
标准普尔企业评级副董事符蓓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透露,未来12个~18个月,中国地产集团等6家知名上市房产公司要归还的债务额便高达100亿港元。
6企业100亿债务将到期
3月4日,标准普尔企业评级副董事符蓓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当前较多开发商面临着流动性收紧的问题。她举例说,仅中国地产集团、中新地产、合生创展集团、绿城中国控股、雅居乐地产、世茂房地产控股6家知名上市房产公司,在未来12~18个月内,要归还的债务额便高达100亿港元。
事实上,中资地产商上市时,普遍以发行可转债的方式引入财务投资者。如今,这些可转债似乎已成了“定时炸弹”。
符蓓说,在熊市还看不到尽头的时候,可转债转为股票的吸引力较小,因此,预计到期时投资者会普遍选择赎回债券。对于地产商来说,大量的到期债务或将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更为严峻的是,财务投资者可能提前撤资,赎回可转债。标普资深董事、大中华区企业评级及中国金融机构评级负责人曾怡景表示,受金融危机影响,外资投资者出于自身或其他考虑,大都希望回笼资金,尽管他们看好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长期发展。
企业可能卖房又卖地
保证充足的现金流,促进销售、加速回笼资金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在当前楼市低迷的背景下,为了刺激销售,地产商除了降价,似乎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办法。
克而瑞(中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丁祖昱认为,今年前两个月依然是降价项目最受青睐的时期。
符蓓对在用降价加速资金回笼表示了担忧。符蓓说,房价持续下降,会加大开发商的财务压力。如果房价再度全线下降20%左右,大批开发商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为避免出现这种局面,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出售手中的土地,而不仅限于出售房屋。
符蓓认为,急剧上升的库存,加剧了地产商的竞争,购房者也获得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尽管很多开发商已经放慢项目建设步伐,但新增可售面积仍然非常充足。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目前北京可售房屋总面积接近1900万平方米,而2008年前11个月的总成交量仅为700万平方米,2007年的成交量也不过1730万平方米。其他主要城市同样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例如深圳、沈阳。
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的扩大也增加了供应量。这无疑将令中低端住宅开发商面临更激烈竞争。
而购房者继续在观望。符蓓认为,虽然内地大部分地区依旧存在需求,但潜在购房者普遍并不急于买房,因为他们预计开发商为提振销售量将继续降价。
丁祖昱预测,2009年上海楼市成交量会持续反弹,但供应偏紧。前两月,上海成交量明显大于供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