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北京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任志强委员发言指出,住房价格就是控制人口增长与控制人口素质的门槛(1月14日《新京报》)。
按照任委员的意思,房价越高,买得起的人越少,人口增长就越能得到控制。同时,只有高素质的富人才买得起房,人口素质也能提高。难怪他认为政府不能扩张保障性住房建设——保障性住房越多,人口素质就越低,人口增长就越快。
不过,任委员可能是“忽略”了这样的事实:城市并不仅仅是富人建起来的,而是全体劳动者建设的成果。如果说城市是一辆汽车,除了发动机,车身、轮胎、车灯、倒车镜……甚至是一颗螺丝钉都不能缺少,少了哪一样都有安全危险。
更重要的是,城市人口素质与富不富并无必然联系,高素质的未必就一定能买得起高价房,买得起房的也不一定素质高。拿北京公务员来说,至少素质不低吧,但凭薪金能买得起高价房吗?在任委员的逻辑之下,他们不是也要被“控制”出北京?不知道任委员的素质是拿什么来衡量的,如果是人文素质,有钱的人中就有小学没毕业的;如果是钱,大众显然只能瞠目了。
一座城市,少不了富人,也少不了低收入群体。无论是任委员眼中以能否买得起房为标准的“高素质者”还是“低素质者”,都是城市的一分子,都有着不可剥夺的共享的权利。建设城市需要全体劳动者流汗出力,享受时却以高房价将低收入者排除在外,这是什么逻辑?
作为房地产企业,你可以死撑着不降价,但不能拿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说事,以此诋毁保障低收入群体生存权利的保障房建设。 (东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