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郭金龙、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副市长陈刚等人参加各团的分组审议时,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北京目前的房价问题。他们明确表示,政府不会为高价房托市,调整房地产业的结构才是破解房地产业问题的核心。
对于相关部门而言,到底救不救楼市似乎一直以来都是个两难的选择。记得2008年下半年,全国各地纷纷出台减税、发补贴之类的救市政策,建设部负责人对此表态:各地的政府有能力也有责任作出一些政策上的选择,应该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度”。
但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前两天又表示,2009年要加强地方政策的严肃性和合法性,地方政府不许再越权出台税收、财政等刺激楼市的政策。
的确,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救楼市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救经济;但是面对房价和市民收入之间的巨大差距,救楼市又会招来老百姓的质疑。
在近日的两会报道中,这样的一个细节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市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在分组审议时说:“我也和潘老板聊过了房市的问题。”全组的人会心地看了一眼同在一组的潘石屹。王安顺接着发言,认为房价太高,有一部分原因在政府,土地出让金太高,另外还有房产商赚的高额利润。
两会就是一个畅所欲言的地方,在各界代表、委员的相互交流中,问题得到分析,办法也能逐步浮现。王副书记和潘总的交流,就显然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开发商“赚高额利润”早已得到了大家的公认,但对于市领导坦然承认房价太高 “一部分原因在政府”,却应该报以热烈的掌声。
据2008年12月的 《北京青年报》报道,截至2008年11月27日,北京2008年的土地出让收入为444.53亿元,已经超过2007年全年的总和。尽管住宅销售市场萧条,但北京的土地出让收入中,住宅类地块对土地出让金总额的贡献依旧巨大。
郭金龙市长说:“我不能托市,但我一定很重视这个产业。”这句话说得很中肯。不过“不能托市”显然不等于“不能救市”,为了推动低迷的房地产市场 “平稳健康发展”,救市或许是必须的,但是在怎么救的问题上,显然应该像学者陈晟说的那样,“救交易量”而不是“救房价”。
要救楼市的“交易量”,一方面当然需要地方政府不再越权出台税收、财政等刺激性政策,逼着开发商降价自救。另一方面,也需要地方政府降低土地出让金,让利于民。(王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