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央到地方,房地产市场的“救市”意图已经无可置疑。
中央层面,多部委联合出台财政、金融措施,10月27日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7个百分点;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自住房贷款利率的下限可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政府可以直接释放的优惠手段几乎全数启用,房地产交易成本大幅降低。
地方层面,早于中央政府出台,且更具力度的优惠措施,乃至对房屋价款的直接补贴,不但没有因舆论的批评而有所收敛,反而因中央部委允许“地方政府可制定鼓励住房消费的收费减免政策”,继续加大着力度。
市场层面,深圳、广州等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大幅下挫,开发商试图以降价唤回市场的意图昭然可见。即使在表面价格没有明显松动的北京,各种“万人购房团”、“房展团购周”等活动也活跃异常,背后则是开发商与中介商联手推动的“二次打折”,其实质也不过是明挺暗降而已。
为了启动需求、激活市场,各方堪称上下齐力,全面动员。
尽管绝大多数普通百姓在过去数年间饱受房价飞涨之苦,但面对持续低迷的房市,救市的必要性却也日渐显现。
首先,虽然近年来的房价飞涨让大多数百姓望房兴叹,但“追涨杀跌”的本能,却往往使其越是在房价下降期间,越不敢出手买房。若北京、上海这样的指标型城市的房价,在试探、僵持一段时间之后,迅速掉头向下,则股市、房市的双双“惨绿”,必然将中国宏观经济拖入低迷,其后果当然非常严重。
其次,除了开发商的暴利之外,地方政府的“卖地财政”,也是房价飞涨的幕后推手和实际获利者。因此舆论多以“救市就是救(地方)政府”的理由,置疑政府救市的合理性。但事情的悖谬在于,房地产之所以被称作支柱产业,在于其对上下游产业的强烈辐射和拉动作用。钢材、水泥、建筑、装修,乃至银行信贷,都被绑定在房地产的战车之上。8、9两月,房地产市场颓势乍现,全国钢材产量已经大幅降低,部分钢厂停工减产,水泥产量增速也大幅放缓。同时,部分建筑企业停工,大批建筑工人工作无着。“卖地财政”一手推高了房价并大获其利,但房市转入萧条,受损的却绝不限于“卖地财政”,而是要由全社会买单。
因此,在此前飞速膨胀的房地产泡沫,和今后可能出现萧条风险的夹缝之间,最理想也必须尽力达到的调控目标是:房价必须降,但房市不能黄。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则是调动各种可能的手段,让真正缺房的人敢于买房也买得起房,同时严格限制房市中的投机行为,杜绝房地产泡沫的“全面复苏”。
分析中央政府出台的救市措施,确实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设计。至少到目前为止,各种优惠措施严格限定在“首次购买”和“普通自住房”,其指向普通百姓真实需求的意图十分明确。前一轮调控政策中对“第二套住宅”的限制,也没有明确取消,对投资、投机性购房的警惕仍然没有放松。理论上说,在这样的政策鼓励下,普通百姓的真实需求有望激活,而房屋价格则不太可能维持在百姓无法承受的高位。
就地方政府而言,却未必一定愿意恪守这样的规定。为了尽可能重温“卖地财政”的好时光,地方政府很可能利用中央给予的自由空间,寻找市场、房价、地价“全面救市”的可能。在当前的情势下,这样的期待固然有些一厢情愿,但如果普通百姓的真实需求因长期观望而不能激活,地方政府说不定就会以更大胆的措施,重新向热钱、快钱发出“全面救市”的信号。
上海市刚刚修订了“普通住宅”的标准,对普通住宅的优惠政策,已经“普惠”到总价245万、单价2.5万以上的住宅。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对中央政策中“改善型”住房的定义作一番重新解释,就已经很有点“全面救市”的味道。(张天蔚)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