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据显示,今年尽管各个城市地价和交易量表现不一,但外资热情却有增无减。 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
有关数据显示,今年尽管各个城市地价和交易量表现不一,但外资热情却有增无减。 中新社发 吴芒子 摄
|
奥运会后中国楼市的走向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以来,尽管房地产1月至7月投资增幅超过30%,但楼盘销量增长下降,市场观望气氛浓厚。有着销售旺季之称的“金九银十”临近,当前,楼市出现了一些值得引起关注的新动向。
外资拿地热情有增无减,重点关注二三线城市
全国地价监测中心的有关数据显示,今年尽管各个城市地价和交易量表现不一,但外资热情却有增无减。中国未来的经济成长性,是众多外资基金投资的实质所在。
6月,南京挂牌出让的2块房地产开发用地,分别被韩国SK集团和香港恒基地产驻内地分支机构摘牌,成交总价6.5亿元人民币。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家具有英国基金背景的公司正准备接手南京中心城区某大宗地块,土地价格达40多亿元。
美国凯雷集团上海代表处副总裁康明训表示:“中国二线城市的投资前景很不错。目前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地产项目已达10个。”
2006年,凯雷曾以1.2亿美元的总价购进上海中房森林别墅110套高级独栋别墅;2007年7月,凯雷出资10亿元,介入青岛CBD核心的凯悦中心,占约70%股份;今年4月,凯雷又以近20亿元的价格购得上海济南路8号西苑项目……在一浪高过一浪的物业收购热潮之后,外资的注意力开始逐步从房地产开发领域延伸到物业管理、中介服务、租赁经营和金融投资等业务。
“外资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主要原因是看重这个新兴市场具备的投资吸引力。”上海五合智库总经理邹毅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具备良好的市场环境和丰富的投资机会,能够满足投资者市场扩张的策略需要。同时,随着政策环境的改善和市场成熟度的增加,房地产的投资风险也逐渐清晰可控。
以上海五合智库统计,仅2008年一季度,上海房地产企业获得的外资投资金额就达到4.4亿美元,占一季度外资投资总额的32.6%。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房地产开发利用外资高达650亿元,增长64.8%,整体高出其他渠道资金增长26.2%。这显示出,在去年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仍有大量的外资涌入中国楼市。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说,今明两年,外资关注的重点依然是二三线城市。外资通过变化渠道、购买物业、借道二三线城市等多种手法,加速进入中国房地产业。
成交量萎缩,开发商“死扛”难改调整大势
7月份,北京仅销售商品住宅4194套,销售套数降至近两年来最低。北京房价的涨幅同比也回落0.2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最低涨幅。有专家认为,目前不少具有真实购房需求的消费者仍在观望,奥运会后随着房地产传统旺季的来临,成交量有望得到一定改善。楼市短期走势趋于明朗,成交量可能出现小幅反弹。但如果在“金九银十”仍无起色,这将对一度紧绷的开发商资金链构成威胁。
数据已经印证了这一点。北京市地税局7月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欠税榜单上200余家企业中房地产公司占了四分之一,其中欠税超过千万元以上的地产企业就达20余家,最高的欠税达3559万元。无独有偶,5月份,上海财税网上刊登了一季度欠税公告,在百万元级以上欠税大户中,房地产公司占约40%。
人们不禁疑惑,一向以进富豪排行榜为荣的房地产企业,为何也会频现欠税榜呢?
开发商欠税的一个重要理由是资金紧张。近来楼盘交易量下降,现金回流有限,开发商资金链绷得较紧,这也是客观原因。
“房价前期持续大幅上涨,超过了大多数购房者的承受能力,供需矛盾越发突出,目前价格涨幅出现回落是市场调整之必然。”中大恒基等一些中介公司认为,当前开发商与其死扛高房价,还不如“随行就市”,加快资金回笼。
刚性需求仍然旺盛,房价理性回归可期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奥运会和房地产市场之间的关联关系从各国表现看不尽相同,很难得出一般规律。但无可否认的是,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从长远发展来看是积极的,某种意义上讲有挤压泡沫的作用。
中国的房价在连续10年保持上涨态势的情况下,开始改变原有运行轨迹进行调整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对于少数房价较高的地区,专家认为:“房价的适当回落是正常的。”楼市走向理性回归的步伐有多快,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的总体走势。当前经济运行依然总体向好,无疑为房地产市场逐步走向理性回归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纯粹由投资拉动的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需求才是市场的根本动力。一些专家提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阶段也是一个理性回归阶段,其“后势”如何,应该由市场的需求来决定,由整体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来决定。
房贷是反映交易情况的直接有效数据,也是折射市场需求的重要数据。央行上海总部不久前发布的上半年上海市货币信贷运行情况显示:6月份中资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增加27.1亿元。这表明市场刚性需求仍然旺盛。只要房价挤压出泡沫,适度调整,需求就自然会上升,而保持房地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才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应有的常态。(记者陈芳、邓华宁)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