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个月传出“深圳千亿房贷断供”的消息之后,7月15日,央视二套《经济半小时》播出调查节目,认为房价下跌楼市缩水断供潮一触即发。网络和纸媒也纷纷跟进,报道称“深圳房价坐滑梯购房者断供自救”,“深圳房价持续下跌部分购房者选择断供”,“深圳楼市断供潮不断扩大银行烂账率翻番”,这引起公众关注和担忧:断供,会不会引起美国那样的次贷危机?
断供,是房贷违约不再还款的另一种说法。我以为,从目前情况看,断供引起次贷危机的可能并不存在,不必过于担忧。
一者,深圳购房者选择“断供”的比例很小。当楼市下跌后,不排除个别投资者因资金短缺而采取“断供”的极端方式,但大面积断供潮出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对于贷款购房者,断供不但要承受首付和已经月供的损失,而且贷款人因此也会面临法律诉讼的风险,今后的信用也将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除非特别情况,贷款人通常不会选择这种并不理智的行为。而且,对于自住需求的购房者来说,签署贷款合同就表明他充分考虑了还款能力,即便市场房价波动也不至于影响其继续还款。深圳银行界有关资料也可证实这个分析,到2008年5月,深圳中资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不到2200亿元,不良率只有0.67%。这表明,深圳并没有出现大面积违约现象,不存在发生次贷危机的趋向。
二者,银行对可能的违约断供也有所防范。深圳各家银行,从去年下半年起就已加大风险防范,严格审核贷款人还款能力,提高了房贷门槛,个人住房贷款明显减少。到目前,今年全市大部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均呈现负增长,银行贷出去的房贷,还没有收回来的房贷资金多。所以房贷风险并不像一些媒体夸张的那样严重。而且,各家银行在防范房贷违约上,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所以,大面积“断供”并不至于引发次贷危机。
三者,一些房贷消费者还款逾期不等于断供。逾期还款与断供不是一个概念。逾期还款大多是因实际支付能力下降,一时手头资金紧缺,无法按合同规定时间还款而缓交月供,并非不想再要住房。而断供则是贷款购房者分析市场后,认定贷款购买的房子已经是个负资产,继续缴纳月供已不划算,于是干脆不再还贷,把房子扔给银行。由于多数购房者购房是为居住,而非投资炒作,所以不会随意选择断供。不能因为房贷逾期现象比以往多了一些,就夸张地宣称断供成为“潮流”。即便出现一定程度的断供,那也不过是楼市自我调节的信号,房价理性回归的一种表现,不值得大惊小怪。
更重要的是,深圳出现的断供现象在全国并不普遍存在,而此断供现象与美国的次贷危机也不具有相同的背景和性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有两个至关重要的背景:一是在美联储连续12次降息背景下,金融环境相对宽松,监管出现疏忽;二是在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后,美联储又政策掉头,在近三年中将基准利率连续17次提高,引起次级抵押贷款逐步攀升,低收入者无力支付房款,房地产泡沫因此开始破裂。中国并不存在这样的背景,复制美国式次贷危机的几率不大。某一地出现购房者“断供”,其风险预期不必过分夸大。(李北陵)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