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户籍常住人口低收入家庭将逐步纳入深圳市住房保障体系。昨天公布的《政府公报》上刊发的《深圳市住房保障发展规划》透露了这一重大突破。然而,其意义并不仅仅存在于住房保障层面,我们可以看到,深圳在提升民生净福利上正在一步步超越“划疆而治”,一张借助社保为突破口、绕过现有户籍管理限制的社会保障大网正在深圳逐步织就,对深圳的未来发展和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可谓善莫大焉。
在一些国家,社会保障号码是公民相伴一生的“保护神”,这组神奇的数字可以让他们在自己的国土上享受各项社会保障。这让中国人羡慕不已。由于我国长期施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公民享有的社会保障不仅存在着巨大的城乡差别,而且还有很强的地域排他性。市场经济的发展让中国人在这片广袤的国土上大规模流动起来,户籍管理制度虽经改革渐渐松动,但仍然无法与巨大的流动性灵活配合,至今仍在阻碍着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也推高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以深圳为例,每到岁末,都会出现辞工潮和外来劳务工的退保潮;每年年初,招聘高峰又如期而至。换工转岗固然可以为劳动市场带来活力,但规模之大、频率之高也让用工者和务工者耗费了不小的精力和成本。退保就是一个最鲜明的例子。由于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保不能有效对接这一制度性原因,劳务工如果预期自己无法在深圳工作15年时间,哪怕明知要牺牲自身利益也要选择退保。
宏大的制度性原因非深圳所能改变,但深圳可以有自己的努力方向,那就是完善非户籍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增强他们的心理预期,吸引他们留在深圳。前些年,深圳一直在社会保险上做文章:过去,非户籍员工领取养老金待遇需要连续缴纳15年保险费,现在变成了累计缴费满15年即可;事关全市家庭、不论户籍的少儿医疗保险制度也于去年9月正式实施。而住房保障体系惠及非户籍常住人口则发出了一个更强烈的“挽留”信号。中国人常说“安居乐业”,安居是乐业的前提,也是乐业的根本。能够安居的城市,人们才会把它当作归宿。根据规划,2008年至2010年,深圳计划投入169.5亿元,建设保障房9.73万套,除去户籍人口住房困难家庭数量,同期还可将2.12万户非户籍家庭纳入住房保障范围。2.12万户这个数字看似不大,但“强心针”的作用不可小视,更何况这仅是止于2010年的计划。
非户籍常住人口实现住房保障的具体路径也是值得称道的另一个亮点。根据规划,非户籍常住人口低收入家庭将依据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年限和深圳住房保障能力依次解决。以缴纳社保年限为依据,既有利于公平分配,又可避开以户籍论保障的制度缺陷。这让我们多了许多想象:深圳可否借此率先实现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困扰非户籍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能否沿着这一思路获得解决?
和其他城市相比,深圳既有成绩和未来发展都更证明了我们必须要善待那些尚没有深圳户口的深圳人。非户籍人口纳入深圳社会保障体系,让深圳在完成民生净福利指标上更有公信力和说服力。如果上述猜想能够成为现实,相信深圳将因此而获得更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也将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城市化进程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报评论员 胡蓉)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