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07日 星期五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放大字体】【缩小字体打印稿件
看涨派理直气壮看跌派呼声渐强 中国房价怎么走?
2007年12月07日 08:5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们能跑赢房价吗?(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李博/画)

  2007年冬天来到之前,身居北京的人们,已经许久没有听到关于房价的“新闻”了。因为这一年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价,除了“喊涨”,并没有哪怕一丁点与此不同的新鲜内容。

  不过,这个冬天,情况有了变化。先是珠三角的几个城市传来消息:“房价跌了”;接着,又有一家深圳大型地产中介的老板卷款上亿潜逃,被媒体大量曝光;而此前,第二套房贷款利率与首付比例新政出笼。忽然间,一往无前的“房价”显得有点“迟疑”起来。有人开始追问:中国房市是否已经面临“拐点”?而另一部分人则轻描淡写地将最近一些城市房价的下跌描绘为房市的一次“假摔”。

  僵局

  卖方在起劲吆喝

  买方已捂紧钱袋

  一些迹象已经显示出目前房市中的种种悖论。

  一方面,相当部分专家学者与房地产开发商都坚定地认为,需求旺盛与供应不足是当前中国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但是另一个方面,许多基于调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则指出:“有价无市”现象突出,大部分的潜在购房者已经转而采取观望态度,选择了“持币”,而不是“购房”。一面是迫切的购房需求,一面又是谨慎的观望态度,房市似乎陷入一次“僵局”。

  对北京、上海等几个大城市的高房价和“疯涨”势头,这些城市中早已弥漫了不少抱怨的情绪。搜房网的总裁莫天全在不久前欧美同学会举办的一次论坛上说,中国的股市几乎是让所有的人都在高兴,而房市则让相当一部分人不高兴,买了房的人可能会高兴,因为房子升值了,而没有买房的人则肯定不会高兴,因为房子越来越贵。现在,不高兴的情绪似乎找到了力量,房价竟然出现了回落,至少猛涨的势头已经缓了下来。

  然而,即使如此,“僵局”依然是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回落”与“慢涨”之后的房价,仍然在一个高位徘徊,无论卖方怎么描述“供不应求”,怎么说明“房价高,高得有道理”,却无法掩盖日渐下降的成交量。这也使得销售商们开始主动给那些潜在的客户挨个打电话,推销自己的楼盘,而早几个月,这些“客户”们都是起大早去老远的地方看盘填表排队的主儿。

  但是,现在“客户”们都得更谨慎地把自己的钱袋捂紧了,找上门来的生意总有点让人不放心,更重要的是,对于房价在未来的走向,人们已经越来越没有一个清晰的意见。

  谜局

  看“涨”派理直气壮

  看“跌”派呼声渐强

  围绕着“房价”的讨论,似乎从来没有停歇过。

  在政府、开发商、购房者几方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总是很难被简单厘清;而同时,不同立场的声音却被媒体不断抛出。于是,“抱怨”似乎成了所有人的“武器”——开发商抱怨政府土地提供有限;而购房者则骂开发商发了黑心财——最近出笼的各种富豪榜上,房地产商人都名列前茅的事实,由不得人不浮想联翩。

  在充满言论自由的中国房市中,似乎每个人都在努力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开发商觉得现在的房价不是太高而是不够高;有房者祈祷着自己的房产至少是不要贬值;无房一族当然做梦都在希望房价能够迅速跌下来;投资客则像盯大盘一样盯着楼盘,时刻准备着卖涨杀跌。在各种不同预期的心理博弈中,房市越来越像一个“谜局”,房价则开始了“迷雾中的旅行”。

  关于房价的走势,随着这种博弈的氛围越来越浓厚,道理也越说越糊涂。

  喊涨的声音当然是一个主流,然而,一个“涨”字,对于全国一盘棋的中国房市来说,实在是过于简单了。“涨”在量上,有多有少;在区域分布上,有这里涨、那里不涨,有这里涨多、那里涨少……实难一概而论。但是,笼统地讨论“房价”,似乎是一件更容易让人习惯的事情。因其言论而时常成为话题人物的著名房地产商任志强就说过,只要现在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不改变,房价再涨个十年也不是没有可能。从北京等城市目前“量跌价涨”的状况来看,看“涨”派亦没有丧失现实依据。

  不过,看“跌”一方的力量正空前地强大起来。根据搜房网进行的“2007年楼市拐点会否出现?”网络调查,59.23%的被调查者认为拐点会出现;对于现在是否是买房的好时机,69.13%的被调查者认为不是,仅有18.11%的人认为是,因为以后房价还得涨;对于今后一两年里房价将呈何种走势,47.56%的被调查者认为下降,7.95%的人认为快速增长,32.05%的人认为稳定增长。

  更为稳健的姿态,则是承认目前出现的价格波动现象,但仍相信房价将会稳定发展。如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便说:“目前个别城市部分楼盘楼价出现波动的现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不等于楼市整体将出现拐点。”

  这种对房市发展相对乐观的看法甚至有国际经验支持。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住宅需求与人均GDP存在密切联系。当一个国家人均GDP在1000至4000美元时,房地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当人均GDP进入4000至8000美元时,房地产业进入稳定快速增长期。我国人均GDP2006年已达2000美元,这似乎意味着: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住宅产业都与“萧条”绝缘。

  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市场供需状况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依然是房价上行的动力。然而,引发焦虑的是,大量资金的涌入造成了房地产价格一定程度的非理性上涨。因此,未来房价既可能继续上涨,也存在回调可能。关键是各种因素之间如何消长变化以及宏观调控措施如何落实。

  棋局

  博弈固然看“实力”

  关键其实在“心态”

  在众说纷纭的时代里,听信各种“抱怨”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比如房地产商喜欢痛陈“地荒说”,然而,北师大金融研究中心12月4日发布的《中国房地产土地囤积及资金沉淀评估报告》即指出:开发商目前的囤地规模大约可支持开发商静态开发4年或者动态开发3年,即可支撑一个完整的开发周期。

  而供不应求说,也需要一分为二来看。经济学家说,如果房子纯粹是投资品,而政府又要稳定这种投资品价格的话,把房子造到月球上去也会供不应求。但现在的问题当然是:房子不会造到月球上去,而房子也不是纯投资品,它更是消费品。作为消费品,现在的房价的确已经超过了大部分工薪阶层的实际购买能力,供求已产生变形。

  对于开发商来说,他们需要利润;无房户需要一套自己真正能买得起住得上的房子;政府需要这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最近频频出台的政策说明,中国政府已经在高度关注房地产领域内出现的影响民生的问题。

  但是,对于具体的房价,这仍然是一个需要一分为二来看的问题。

  某个开发商曾经开玩笑说,“安得广厦千万间”,从杜甫就开始搞房地产开发了。这样的颠覆是过于含混的,杜甫的诗句在今天可以代表无房一族的心声,居者有其屋的社会理想是不能松动的,杜甫即使是从事房地产事业,那么,也会致力于廉租房或者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以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而不是面向高收入阶层去建造商品房。目前,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确存在供应不足的问题,需要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来进行引导。这一部分住房的房价与房租,相应也会“以人为本”,稳定在合理的范围。

  至于高档住宅和高价商品房,由于其购买者绝大部分属于高收入阶层和数量不少的投资客,讨论这部分住房的供求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中国证券报》最近撰文指出,上海不少楼盘近期遭遇了畸高的撤单率(买房后又退房)。某楼盘的数据显示,已售出房源是1342套,撤单次数却高达916次,大多数月份的撤单率占到当月签约数的1/3以上,部分月份撤单率甚至高于签约率,如今年10月其签约次数为132次,撤单达244次。而该楼盘今年涨幅已经达到了80%左右。业内人士表示,很多楼盘在原先并不热销的情况下,想要抬高价格,只能先靠自己内部“消化”,炒作涨价热销的局面。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上海房价大幅拉升的空间已经有限,而浓厚的投资心态对楼市的稳定发展十分不利。因此,从实质意义上而言,上海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在投资过热的情况下,上海楼市正面临一把双刃剑:“如果市场走强,投资热将助推房价,而如果市场走弱,投资热则可能导致房价大幅下跌。”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市场中的房价就有如棋局,视博弈者的心态在局中最终偏向了哪一方。房地产商潘石屹在其博客里说过一句话——“在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是作判断”。很简单,但是很对头。(记者 杨凯)

编辑:王菲】

相关报道
·房价下跌只是"假摔"?中国房市"拐点"是否已来临
·开发商年底降价促销 深圳房价新低:5000元/平
·数据打架深圳房价降了没降? 谁来驱散房价迷雾
·当前房价依然坚挺 开发商辟谣:北京楼盘没降价
·深挖高房价黑幕:炒号人、售楼处联手倒卖房号
图片报道 更多>>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甘肃白银屈盛煤矿事故已造成20人遇难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盘点世界现役十大明星航母舰载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13米高巨型花篮“绽放”天安门广场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日本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致9人受伤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沙特民众首都街头驾车巡游庆祝建国日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世界模特嘉年华 60佳丽夜游杜甫草堂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青海北部出现降雪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日关注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