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虽然经历了N次的“空调”,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新政还在顽强地出来,继央行提高第二套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后,国土资源部9日在其网站上公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这一新政自11月1日起施行,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必须在完全付清土地款的情况下才能获得,不得进行按比例分期发放。
这样的新政显然旨在遏制开发商囤地,并希望作为配套措施最终能够把房价高昂的头压下去。问题上,这样的措施执行力度如何?对房价到底能影响几何?
大众评判台
赵文斌:须加强执行力度
土地开发期限的规定远比不可分期拿证更有利于遏制开发商囤地,但前者光打雷没下雨,没有得到彻底的贯彻。所以说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执行是关键,须加强执行力度。
何小姐:关键还是供需关系
这只能是打击开发商利用银行资金进行投机的行为,对于房价的不正常增长并不能产生实质性的抑制作用。我觉得解决房地产问题的关键是供需关系,试想,一旦能供大于求,多造适合普通百姓需要的房子,房价还能这样节节攀升吗?
吕国新:政策配套加政府努力
要想压住房价,当然需要更多的调控政策配套,但有了好政策,还须政府相关执行部门的努力。中国的房价高位运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房价要有改观,调控政策和执行力度是缺一不可的。
◆沸点特稿
效果尚需观察与等待
陈 晟
中房指数华东研究院副院长
国土资源部的政策并不是不允许开发商分期付款拿地,而是不允许开发商在未付清整宗地全部土地出让金的情况下领取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新规一方面确实希望以此遏制开发商囤地,避免开发商用银行的钱囤地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在我看来也是为了降低银行的风险。现在的楼市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如果开发商没有拿到产权证,但只要有土地证,他们照样可以到银行进行贷款。那么,就存在某些开发商在只拿到一部分土地证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变通办法,用不完全的土地证到银行贷款。
当今情况下,一旦某个楼市政策出台,无数双眼睛都在观望其到底能产生何种效应。但基本上,所有土地政策发生作用的周期都会比较长。目前,我认为政策出台到对房屋供应产生影响至少需要两年。那么,现在就是考验大家耐心的时候。大家还需耐心等待相关宏观调控政策的演变,只有土地、利率、税收等政策的调控联合起来,才能慢慢地产生效应,只有这种配合到达一定程度后,才会出现大家所希望的局面。虽然现在对房价的影响不会太大,但从未来结构性调整的角度看,会慢慢出现效果的。而近期,我们更多的是希望房价增幅趋缓。
当然,单靠出台某个政策、就希望对房价产生影响是有难度的。除了等待,我们更多的是需要综合治理。整体调控的大方向,是希望能有科学的发展观,需要稳定持续地发展,而不是在短期内有跳跃性的发展,这才是众望所归。
除此之外,好的政策也需要当地政府的积极配合。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督促地方政府呢?一方面,需要督查,调控并不是仅仅政策出台就行的,同时还需要去监督效果,其中包括建设部要求的各地的廉租屋的建设进度等。另外,某些城市化进程非常快的城市是否还需要把房地产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呢?是否有必要用其他产业来替代房地产产业呢?这些都需要商榷。同时,也希望地方政府不要更多地把土地收入作为财政收入,而应该把这部分作为一种考核指标,那么,投资城市的冲动就能够有所减缓。
相关政策更多的需要看整体,综合性的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包括产业政策才能够协调地、长期地发挥效果。如果保障性的住房机制能建立得更完善,市场化的运作达到完全由市场化的规律来决定,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供应能够同时匹配,那么,我们就能看到最优的调控状态。所以说,对于购房者来说还需要观察与等待。
(凌建平 祝裕 郝匀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