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业务一直是银行非常看重的,也是银行业公认的优质资产,如今银行敢于对房贷业务“开刀”,公开提醒风险的存在,与银行已从房贷业务中尝到甜头有关。虽然现在央行频繁加息,各商业银行不同程度的紧缩银根,但依然止不住房贷步入违约高风险期的脚步。况且,加息正成为房贷违约风险的“加速器”。
建行报告认为,我国住房按揭贷款中存在的虚假按揭以及把关不严,使得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得到贷款,正是我国的房贷风险所在。这只谈到症结的一个方面,而且是次要因素。其实,造成风险的主要原因是房价涨势,把一些本没有购买能力的人,吸引到买房大军中。而银行就是房价涨势的帮凶之一。另外,各大银行为争抢“房贷客户”这块诱人的蛋糕,竞相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如前几年的贷款“零首付”等。因此,房贷违约并不仅仅是建行报告所认为的把关不严,而是房贷政策不合理所致。
其实早在去年10月,上海银监局就披露,个人住房贷款质量下滑趋势较明显,连续3个月以上违约的房贷客户已超万人。但是,各家商业银行并没有觉醒,疯抢房贷客户的行为依然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主要由银行导致的房贷违约风险,却由买房人独自承担,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买房人固然提供了虚假收入证明,但归根结底还是银行把关不严造成的,甚至很多银行为了眼前利益纵容买房人去做假。笔者就曾亲眼目睹此类现象。当还不起房贷时,买房人不但要失去房子,个人信用还要受损失,而银行却安然无恙。再夸张点说,当风险累加到一定程度时,国家就会站出来,全体国人承担风险,银行当然无所畏惧。
笔者认为,不管是美国次级房贷风波的警示,还是建行发布的房贷违约风险报告,都很难警醒各家商业银行。即使房贷违约风险进一步升级,各商业银行也不会受多少触动。笔者分析原因有三:一是银行会转嫁风险;二是没有从政策监管层面去找根本原因;三是高房价对银行有诱惑力。(冯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