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页|新闻|国 际·英文|财经|体育|奥运网|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学生|IT|教育|健 康
汽 车|房 产|电 讯 稿|视 频| 图 片| 社 区|图 片 网|华文教育|广 告|演 出|图片库|供 稿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廉租房经适房一增一减 住房保障制度回归理性
2007年08月28日 09:52 来源:北京青年报


    8月26日,从全国城市住房工作会议上获悉,全国要逐步扩大廉租住房制度的保障范围。今年年底前,在所有设区城市,凡符合规定住房困难条件、申请租赁补贴的低保家庭,基本做到应保尽保;明年年底前,覆盖到所有县城。2008年底前,东部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把保障对象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2010年底前,全国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都要纳入保障范围。 中新社发 平白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全国城市住房工作会议日前在京召开。会议决定,全国要逐步扩大廉租住房制度的保障范围。而此前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规定,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并与廉租住房保障对象衔接。

  政府的住房保障制度是应该保障居民“有房产”还是“有房住”,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作为居民,当然谁都希望拥有自己的房产。而多年来,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着力点也是致力于让居民“买得起房”而不是“住得起房”,所以经济适用房也一直是住房保障制度的重心。然而在制度推行过程中,经济适用房却频频遭遇尴尬。由于信用体制缺失,又没有完善的资格审查机制,造成很多经济适用房被中高收入者购得;同时,建设标准过高、单套面积过大、一些单位借经济适用房之名进行定向集资建房等问题,更使经济适用房制度偏离了预定的轨道。早在政府决定启动经济适用房之初,就有经济学家和房地产界专家批评经济适用房干扰了市场,而且“补供方”的方式也不太公平。近年来这种呼声越来越强烈,很多人认为保障居民都“买得起房”的目标是不现实的,政府能保障居民都“住得起房”就很不错了。因此,住房保障制度的重心应该是廉租房而非经济适用房。日前召开的全国城市住房工作会议,主要的议题就是廉租房,并作出了逐步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的决定。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中,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被确定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而以前的供应对象一直是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区别却很大。当初之所以把“中低收入”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无非是想惠及更多的人,初衷当然是好的。可是,由于保障能力有限,事实上只能有一小部分中低收入家庭能买到经济适用房。一方面,真正的低收入家庭仍然买不起,中等收入家庭更多地成为了受惠者;另一方面,保障范围大造成的门槛过低(即申购条件规定的家庭总收入标准过高)也使高收入者更容易混入其中。其实,政府应该优先保障的本来就是低收入家庭。在低收入家庭住房尚未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不宜把中等收入家庭也纳入保障范围。

  一方面,廉租房保障的范围在扩大;同时,经济适用房的保障目标在缩小。这一“增”一“减”,意味着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已经作出了重大的调整。这些调整是务实的、理性的。(盛大林 河南编辑)

 
编辑:王菲】
:::相 关 报 道:::
·中国住房保障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全民的
·受住房保障新政冲击 广州"双限房"陷入身份之争
·房产调控政策“转舵”? 保障性住房将临危受命
·住房供应量不足 下半年房价还将保持上升态势
·经济适用房属于政策性住房 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
 


  打印稿件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图片库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