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官员和学者的言论,总是让人感觉不爽,但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得承认,这些言论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譬如说,在6月17日南京“对话中国”高层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谈到中国房地产问题时说:“中国的老百姓没有改变观念,每个人都想买房,其实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大部分中国人应该解决租房问题。”(中新社6月17日)
听了龙永图的这番话,很多网友觉得他站着说话不腰疼。而事实上,就算大中城市的住房均价降到每平方米2000元,还是有很多人买不起房。若是不信,你可以对照该城市的居民平均收入看一看——不吃不喝买套房至少也要十几二十年。既然买不起房,又要让人有屋住,不靠租房靠什么?可以说,政府与其吃力不讨好去控制房价,不如下大力气解决廉租房问题,不失为我国城市化急速进程中的一个过渡选择。
暂且放下“让老百姓买方还是租房”这个争议性话题不提。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地方政府引导民众租房,大部分人就没有自己的房子,那与房子相关的生活事件,该怎么办?最为明显和现实的是孩子的入学问题,不少城市对孩子入学设定了苛刻门槛:要有所在城市的户口,甚至还要有房产证明。此外,租房带来的不安定感,也是烦心的事件之一。比如,房东可能要求租客随时搬迁,所租房子的环境和安全问题等等。
说实话,地方政府完善廉租房体系、引导民众享有适当住房不算太难,难的是,地方政府能不能把与民众密切相关的,有关房子的其他问题也解决掉?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现行户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城乡统筹发展,户口歧视让很多人在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受尽折磨。在“购房就能赠送户口”制度的吸引下,民众怎么可能不拼尽全力去购房?地方政府若要建立完善的廉租房体系,并被民众理解和支持,以“户籍一元化”为目标的户籍制度改革就势在必行,也必须先行。
地方政府建立完善的廉租房体系,充当“包租公”、“包租婆”,另一层次的指向也不言自明:地方政府必须搞好自身的服务职能,让租房者“安居乐业”、后顾无忧。租给民众的房子既要宜居,又要廉价,还要合理分配给为数众多的需求者的确不容易,这将给政府带来严峻的考验。但是未雨绸缪,早期就将民意引入到构建廉租房体系的各种决策中来,政府可以做到也必须做到,那样也能最大限度避免资源浪费和机制漏洞,也将有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服务水平。(邓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