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房价“被”下降说明了什么?

2010年11月19日 14:2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段时间以来,“被”字一度成为民生热词,工资“被”增长、大学生“被”就业等等,如今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在个别城市,当很多百姓没有感受到房价松动的时候,房价“被”技术性地下降了。

  来自福州的报道显示,一些高价位在建楼盘申请预售许可证受“阻”,而远郊地区大量低价位楼盘大量入市,这样,高价位的楼盘没有降价,低价位的楼盘其实也没降价,但从有关部门的统计上看住宅成交均价却降下来了。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北方一些一线城市也在采取类似办法延缓市中心城区高价房入市,加大郊区低价房开盘。

  众所周知,房价的统计数据和取样的来源及标准有很大关联。以某地新建住房为例,同一时间段,新开盘的高价位楼房多,则有可能拉高房屋均价,入市的低价房多则会降低房屋均价。如果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新房开盘结构而形成技术性降价的话,除了“账面上”好看以外,不能带给老百姓任何的实际利益。

  那么,为什么房价会“被”下降呢?今年以来,国家房地产调控令一道紧过一道,开发商开始“怕”了,怕房子卖不出去,怕资金链会断裂;某些地方政府开始“慌”了,担心自己的“钱袋子”会收紧。因此一些城市急于在“表面上”把房价降下来,给各方找一个台阶下,期待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早一点过去。殊不知这种“怕”和“慌”,造成了百姓的“苦”,也可能造成百姓对政府公信力的“疑”。

  此轮国家房地产调控,中央的决心不可谓不大,调控措施不可谓不多、不全,但为什么调控效果没有预期的那么显著呢?问题的关键在于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被削弱了。

  我们在呼吁房价统计更科学、合理、客观的同时,还想起中国的一句俗语: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其实,统计学意义上的房价上升或下降对老百姓而言,意义不大,真正有意义的是此轮房地产调控效果百姓是否满意,保障房是否满足了低收入家庭的需要,老百姓是否真正实现了“居有其所”。记者 董素玉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