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建成两年入住率仅三成 最大经适房为何受困武汉

2010年11月16日 14:22 来源:楚天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如果生活配套设施跟上,交通路网便捷,现在这里已变成一个热闹的大型生活社区。”这是武汉青菱城市花园小区居民一致的看法,也是他们共同的热切盼望。

  一个大型的生活社区,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作为武汉市最大的经济适用房项目——武汉青菱城市花园,选址发展滞后的武昌南,这其中自有深意。然而项目建成两年来,一向一号难求、销售火爆的经适房,在这里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清。

  武昌南基础配套设施滞后、环境脏乱差,再一次绊住了老百姓前来居住生活的脚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在这里一时孱弱无力。

  1798套房只有600户入住

  三环线内白沙洲大桥北侧,一栋栋漂亮的黄色楼宇鳞次栉比,形成醒目的现代化楼群,和周边低矮破旧的小房子,形成鲜明对比。这个楼群便是青菱城市花园,它是武汉市规模最大的经适房小区。该项目上马时,以“占地不多环境美、面积不大功能全、价格不高质量好”为原则,旨在打造居住建筑面积合理化,提高生活品质的新时期经济适用房。

  然而,事与愿违,“房子建成了却卖不出去”。2008年10月,1171户参加摇号,但实际只卖出147套。两个月后,该小区无奈对外宣布,由于不少人中途放弃买房,其1-3组团415套住房,按登记的先后顺序“先到先得”,不需摇号。这是武汉市自2005年实行摇号销售3年以来,首个因有效购房人数不足导致直接销售的经适房项目。

  记者了解到,当时购房人中途放弃的主要原因是,该项目离核心城区太远,交通不便,超市、银行、医院等基础配套不全。

  而放弃摇号后,只要有经适房购买资格的人均可购买。尽管这样,该小区的房子依然乏人问津。“现在房子倒是都卖出去了,但愿意入住的不多。”该小区物业经理周永国介绍,不久前,小区的1798套现房才全部售出,但真正入住的只有600户左右,仅占总户数三成,房屋大面积空置。

  买包烟要到白沙洲大道

  从白沙洲大道转入青菱城市花园,经过一段破损的路面,走进小区约需10分钟。小区附近门店稀疏,周围闲置着大片荒地,路边随意堆放着建筑、生活垃圾,外围的绿化亦尚未到位。

  一位从郭茨口搬过来的居民告诉记者,她的房子还在装修,不过短期内不打算入住,“这里连个菜场都没有,更别说大型商场、医院和银行,公园更是一种奢求,干什么都不方便。”记者注意到,小区附近虽有几个小型超市和卖菜的门店,生意却显得很冷清。一位卖菜的阿姨说,“一天最多能卖100元,赚不到什么钱,小区住户太少。”

  今年45岁的周学如,一年前从处于黄金地段的积玉桥“还建”过来,“刚搬来很不适应,像来到农村一样,买包烟都要走到白沙洲大道。”周学如还“痛陈”:“两年前就说要安装的天然气至今未通,现在做饭只能用坛子气和电磁炉。”

  由于没有人气,小区内今年6月投入使用的宝贝树幼儿园,入园率也不高。该园彭老师介绍,“18个班的规模,只招了4个班70多个孩子。”

  经适房项目何以处境尴尬

  房价不高却销售艰难,好不容易卖出去了却鲜有人入住,青菱城市花园为何如此尴尬?

  该小区物业经理周永国坦言,地处三环内的区位优势并没有给该小区增添人气,交通拥堵反而成为制约,配套设施差导致生活不便,这些都使住户不愿意入住。

  白沙洲大道是武昌南唯一的一条交通主干道,目前的公路改造使这里异常拥堵。家住汉口的周永国对此有深刻体会,他每天上班,一个来回甚至要花上4个小时。

  周永国介绍,由于青菱城市花园的经适房性质,不少住户是从积玉桥片、三层楼片搬来,原来的地段好、商业盛,生活出行都非常方便。而搬到武昌南,区域配套设施严重落后,不免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据说本月底天然气会开通,到时入住的人可能会多点。”周永国展望着:在建的三期工程将于明年8月份完工,届时小区占地面积达40万平方米,将会有一所小学投入使用,一个至少1500平方米的综合型卖场营业,也在考虑引进著名的医院在此设立分院。“以后还会有大约10期项目上马,将来建成10万人的综合型小区,我相信只要配套设施搞好了,这里很快就会有人入住。”“房地产产业对区域经济确实有巨大的拉动作用,但搞房地产并不是建几栋房子就了事,没有相关的生活配套设施,建再多的房子也无济于事。”武汉大学经管学院经济学系副主任、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吴传清日前曾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只有改善外部大环境、提升整体宜居环境,才能聚集起武昌南的人气,希望政府加大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这是所有购房者共同的心声。”周永国说。(记者 张泉 贺俊 高东起)

参与互动(0)
【编辑:张慧鑫】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