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利率调整 刚需或成开发商“救命稻草”——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房产频道

房贷利率调整 刚需或成开发商“救命稻草”

2010年11月02日 08:5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早上一打开电脑,各大网站地产版块关于房贷利率调整的头条新闻让北京市民张琳(化名)的心情一下子跌入谷底。“我打了一早上电话,咨询了五六家银行,真没想到会这样。”昨日(11月1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张琳满面愁容,对原本已经下定决心在本周出手的那套86平方米两居室,张琳现在又再次生出了一丝犹豫。

  11月1日,有消息称北京银监局已向北京各大银行进行了口头通知,从即日起对购买首套住房的贷款业务,各银行将全面取消房贷7折利率,给房贷客户的利率优惠下限调整为同档期基准利率的85%。这条消息给原本已被高房价压得喘不过气的张琳们又加上了一个沉重的担子。

  “其实这次取消贷款利率7折优惠的初衷并非是要抑制购房。”中国房地产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目前经济不会二次探底,再加上进入加息周期的预期,购房首付比例的上调以及贷款利率优惠的取消属于经济回归常态后的政策选择。

  但在采访中,北京中原房地产三级市场研究部研究总监张大伟则表示,市场不光需要抑制需求,还要增加供应。此次提高刚需入市难度或许是为市场增加供应争取时间。

  市场会否再度观望?

  首套房贷款享受7折优惠曾经是2009年楼市的最大利好之一,这也让去年楼市出现了大幅度的量价上涨。然而自进入今年4月以来,从“新国十条”到9月29日的第二轮政策出台,限购令、央行加息25个基点到如今取消首套房贷利率7折优惠,不难看出政府对于楼市的调控已经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此次,加高首套购房者的入市门槛,究竟能否再次加重购房者的观望情绪,楼市交易会否再次跌入冰点,开发商的回答似乎颇为乐观。

  “单是这样一个优惠的取消,应该不会影响到真正购房者的需求计划。”阳光100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范小冲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高贷款利率实际是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并非是要打击首套房并限制购房行为。“成本的增加势必会对购房者在心理产生影响,但这一方面也能防止超能力透支给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

  “上个月存款利率的调整,实际也是银行调息的上升通道,作为房地产按揭贷款的利率随之也要上调,但是对于刚需购买的影响并不会很大,相信也不会成为观望的理由。”中弘地产副总裁赵恒认为,贷款利率优惠是刺激消费的银行政策,长期看来仍有调整的可能。

  正如开发商所言,真正的刚需购房者很难因此而改变购房计划。在采访中,张琳坦言,由于婚期在即,购房计划已不容再度搁置。

  从7折到8.5折究竟会给购房者带来多大的影响?在采访中,张大伟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以贷款100万元为例,若还贷期为20年,8.5折相比7折月供将增加503.7元;若还款期为30年,这一差额为556元。这样算下来,整套房子也就需要多支付10多万甚至20万利息不等。

  开发商定价或更理性

  “在市场出现波动的情况下,开发商首先会考虑到如何规避风险。”赵恒告诉记者,目前看来无论是新盘还是老盘,在定价上都将更为谨慎。“很多企业现在开盘都不会定很高的价格,因为这早已不是疯涨的时代,必须制定符合市场实际的价格。”

  对于开发商而言,银行一方在优惠力度上的缩减也加重了他们的市场压力。“现在单这一个优惠政策的取消还不足以(让开发商)做太大的调整,但是开发商也会根据自身项目的特点,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品质,尽量通过做符合刚性需求的产品来规避风险。”赵恒表示。

  “这两次政策的叠加效应确实对房地产市场的形势产生了影响,开发商也在积极应对,就目前看来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受到的影响不太一样。”范小冲表示,与以往客户“买涨不买跌”不同的是,如今楼市的价格十分敏感,稍有降价购房者也可能会选择出手。“所以一些开发商基于资金、业绩的压力可能通过降价来换得销量,但这个降价的幅度是有限的。”

  在范小冲看来,由于失掉了投资杠杆,交易风险、成本的增加,都让投资客户群趋于冷静,也使刚性需求成为如今楼市的购房者主体。“也正因为有刚需托底,降价的幅度才比较有限。”

  “今年整体的投资额依然处于高位,包括开工量和施工量都保持了同比30%的增长,所以市场很快就会转化为买方市场,相信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市场的转变就会体现出来。”陈晟认为,目前包括限购等政策的出台,实际也是在为整个市场的供给赢得时间。(记者 尚希)

参与互动(0)
【编辑:林伟】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