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21日表示,我国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楼市投机需求得到了明显遏制。从一线城市楼市销售量下降的角度来看,出现下降的主要是投机性的需求。
对于目前各界高度关注的物价问题,盛来运表示,尽管存在价格上行压力,但全年实现3%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仍然是有希望、有可能的。
楼市投机被遏制
“房地产调控的最终目标是抑制房地产的泡沫化,保证房地产业平稳健康的发展。”在国新办举办的三季度经济数据新闻发布会上,盛来运认为,从9月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来看,房地产价格确实出现了环比上涨,9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上涨0.5%。但从同比来看,房价涨幅比8月份回落了0.2个百分点,部分一线城市房价大幅上涨的势头得到了明显的遏制。
盛来运建议,要全面地来看待和评价房地产调控的效果,而不单看房价的变化。他表示,从房地产的需求来看,投资性的需求得到了明显的遏制,一些城市销售量下降主要来自投机性需求。在房地产的供给上,今年有两个新的变化,一是加大了对房地产囤地行为的控制力度,一些开发商加大了开发投资力度。二是政府今年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
输入性通胀压力上升
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3.6%,创近两年来新高。对于通胀预期的升温,盛来运认为,今年从年初到现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直在高位波动。国内自然灾害频发,也对农产品、食品的生产流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其他“金砖四国”相比,巴西9月份CPI上涨4.7%,俄罗斯9月份CPI上涨7%,印度8月CPI上涨9.9%。可以看出,中国的价格上涨幅度相对较低,也是基本稳定的。
对于物价后期走势,盛来运认为,当前既有影响价格上行的因素,也有影响价格下行的压力。近期美元贬值刺激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国内会产生一定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此外,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有可能向后续的产业传导。尽管存在价格上行的压力,但如果后期通胀预期管理得当的话,完成全年宏观调控预期的目标仍然说是有希望、有可能的。
CPI未被低估
对于居住类价格比重偏低是否带来CPI的低估,盛来运表示,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住房支出是计在投资而不是计在消费,房价不会被纳入CPI的直接统计中去。未来我国住房支出占CPI的权重会不断提高,但这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盛来运认为,目前在中国的CPI权重中,居住类价格的权重是15%左右,而美国是42%左右。这主要是由于两个国家在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中国居民现在的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还要占比较大的比重,我国的恩格尔系数在40%左右,而美国的恩格尔系数已经在20%以下。
“我国的CPI数据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价格水平上涨的程度。”盛来运表示,目前的CPI指数涵盖了生活消费和服务的八大类,包括600多种代表规格品。9月份食品价格上涨8%,但同时也有一些耐用消费品价格在下降。“食品价格涨幅很高,就觉得CPI被低估,这是人感觉上带来的差异。”他认为。(记者 韩晓东)
参与互动(0) | 【编辑:林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