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
胶囊公寓“胶”住了谁
黄日新抛出的“砖”,触动了社会最敏感的神经,引发了一场空前的讨论。
《蚁族》的作者、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廉思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胶囊公寓”的出现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
在房价高企的背景下,“胶囊公寓”的出现“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有发展的趋势”,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也这样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
廉思认为,“胶囊公寓”短期内消除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蚁族”的数量还在增加,而他们所能承受的房租在500元以下,“除了‘胶囊公寓’和拆迁之前的唐家岭,没有地方有这么便宜的房租了”。
但在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刘能看来,“胶囊公寓”只是社会面对高房价和生活压力的一个短暂的情绪反应,不符合人们对正常生活方式的期待,不会成为一个潮流。
“它只是对无法承受的房价的一种象征性反抗和情绪上的宣泄而已。”刘能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设计者能够藉由大众传媒获得知名度,公众能够藉由这个话题再次感慨社会的两极分化,而房地产商则会将其视为笑谈,唯独政府和公共管理者,会感受到一定的压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丁宁宁也认为,“胶囊公寓”是不正常的市场经济下的结果,也与现在的房地产政策有关。现在的房地产政策,只是个短期政策,不能长期施行。
“短期政策长期化,必然带来相应的副作用。”丁宁宁对《法治周末》记者说,“社会分层也是‘胶囊公寓’产生的条件,社会分层越少,‘胶囊公寓’就会越早消失。”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胶囊公寓”确实解决了部分外来打工者、毕业大学生、北漂族的居住难题,保持了相对隐私,对大城市解决居住难题有一定积极意义。
但夏学銮不认为政府应该介入并推广。在他看来,民间投资建“胶囊”属于市场行为,是买卖双方的双向选择。但政府若推广建设“胶囊”,将会受到社会批评。他指出,政府应致力于提供更好的福利出租房。
温娇现在已经搬出了“胶囊公寓”。“在困难的时候‘胶囊公寓’给了我一个小家,但它只是过渡性的,有了钱再也不会住了。”温娇说。
法治周末见习记者 高原 法治周末记者 陈磊
参与互动(0) | 【编辑:位宇祥】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