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开工的项目建设进度正在加快,配售试点工作已经经过了两轮审核公示,基本完成公开摇号和选房程序。”上述人士同时表示,下一步工作重心将外延至郊区,准入标准同样将放宽。
在上海市各类保障房中,公共租赁房诞生时间最迟,但在2010年成为热点。上海市房管局为此制订了《本市发展公共租赁房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着重解决青年职工、引进人才和来沪务工人员等常住人口的阶段性居住困难。”
这份《实施意见》的参照标准是住建部等七部委颁布的《关于加快公共租赁房的指导意见》,尽管上海未能及时出台地产调控细则,但在公租房建设方面并未落后。
房管局人士表示,该《实施意见》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反馈情况、结合住建部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市政府正在审批,一旦完成将正式颁布实施。”
但对于公租房的质疑声也同时出现,上海知名地产评论人蔡为民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公租房在短期内根本不能纳入到保障房体系中。“它的来源是什么,从中央到地方没人说得清楚;其次,公租房的租金也仅仅略低于市价。”
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也认为,与经适房和廉租房相比,公租房建设将成为上海的难题。
陈杰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上海经适房融资模式已经成熟,廉租房起步也比较早。“上海在资金充裕时,收购了一些廉租房,这方面的试点还是比较靠前的,公租房的资金缺口却很大。”
在蔡为民看来,政府只是要把保障房这张饼做大,但建设速度过慢,导致保障房在数量上无法对商品房形成冲击,并不能抑制房价。“只有占到三成以上的量,才可能对市场产生影响。”
此种看法同样为一些企业所认可。上海某国企战略发展部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短期内,保障房供地会压缩商品房供地的空间,蛋糕被越切越小之下,只能导致房价再上涨。“更重要的是,保障房用地低价卖出后,政府收入却不想减少,只能在别处收回来。”
若按照此种说法,保障房建设与平抑房价之间形成悖论。蔡为民的建议是,严格保证保障房的数量和建设速度。“等大量刚性需求都跑到保障房市场上去,商品房市场即使放开也不会失控。”
制约建设速度的还有资金。陈杰是盘活公积金的支持者,并参与了今年住建部的调研。但据他统计,“上海现在很难说有沉淀公积金。比如2009年,吸进来大概200亿,但贷出去500多亿。”
北京:质、量平衡之忧
与历次调控相似,北京仍旧吸引最多关注的目光,北京市关于2010年保障房建设的各项规定,也早已在2月21号出台。
按照此规定,2010年,北京将新开工建设和收购政策性住房13.4万套。同时,各类政策性住房用地将占全市住房供地50%以上。要完成此任务,最大的悬念在于供地量可否跟得上。
在北京市国土局的规划中,2010年计划供应住宅用地不低于2500公顷,按50%的比例测算,保障房的供地将至少达到1250公顷。
同样的计划数字在2008年为700公顷,2009年为850公顷,但均远未完成计划目标。
而2010年的一个变化是,住建部在5月分别与各省区市签订“军令状”,以督促其完成年度保障房建设目标。
8月21日,李克强在江苏常州主持召开“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此次会议上,华东、华北11省区市负责人分别做了报告。
在谈及北京保障房进展时,北京市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开发投资214亿元,供应土地1123公顷,新开工11.6万套,竣工2.3万套。
参与互动(0) | 【编辑:林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