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农民工户籍,但如果不给房子,农民工在城市还是遭罪,还是不能正常生活。给户籍不如给房子,给房子更实惠,更有意义
解决农民工的城市化问题,人们的注意力多年来一直集中在户籍上面。户籍固然重要,但对农民工而言,住房同样重要。所谓住房,具体地讲,就是为农民工提供公租房。8月15日,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正式实施,这次改革影响很大,但它也是在准备了相当数量的公租房之后才开始启动的。
客观地看,目前户籍对于农民工的制约和阻碍作用,最主要表现在住房问题上,即农民工由于没有城市户籍,不能享受政府保障性住房政策。由于不能享受保障性住房政策,农民工只能花高价租用私房,增大了在城市的生活成本,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从而在整体上阻碍了农村人口转移进入城市的步伐。
现在需要警惕的是,有些地方政府官员把城市户籍当作借口,阻碍农民工进城,阻碍农民工在城市正常生活,阻碍为农民工提供城市人口待遇,特别是阻碍为农民工提供公租房。事实上,中央从来没有规定过没有城市户籍就不能享受保障性住房。
应当特别强调指出,虽然未来我国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人口数量将是巨大的,但又是有极限的、有止境的。为农民工提供住房并不是永远也填不满的“无底洞”。不作具体分析和计算,而被农民工的巨大数量所吓到,是可悲的。
根据公认的预测结果,2030年左右,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峰值状态。然后,进入微增长、零增长状态,接着开始缓慢下降。按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80%即实现城市化计算,未来我国城市人口将达到12亿左右,也就是我国实现城市化时城市人口的上限。因为既然是有上限的,实现相关目标及其所需的时间就是可预期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6.2亿(含农民工)。根据建设部提供的数据,2009年我国城镇实有住宅面积120亿平方米左右。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再增加120亿平方米的住宅,就可以容纳12亿左右的城市人口。
那么,目前我国每年建设的城市住宅面积是多少呢?我们的城市住宅建设能力能否跟得上呢?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公布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年建设城市住宅面积6亿平方米。按照这个建设速度不变,我国再用20年时间,就可以使城市住宅面积达到240亿平方米,满足12亿城市人口的住房需求。事实上,按照目前的城市化速度,20年内我国的城市人口至多增加2亿~3亿(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1500万),届时城市总人口达到8亿~9亿,距离12亿城市总人口还差一大截。也就是说,以我国目前的城市住宅建设能力,能够绰绰有余地满足农民工日益增长的需求。
当然,这个过程要科学规划、标准合理。例如,2009年全国建设了6亿平方米的城市住宅,但只形成了550万套住宅,平均每套110平方米左右。如果平均每套面积控制在80平方米,就是750万套,增加200万套,就是750万个家庭。按照每个家庭3口人计,就是2250万人;如果平均每套控制在60平方米,就是1000万套,可以解决1000万个家庭3000万城市人口的住房问题。就可以为更多的进入城市的家庭提供住房。
另外一个应当辨明的重要问题是,政府为农民工建设公租房并不会赔钱。不但不赔钱,政府还可以“小赚一笔”。就此,可以算一笔细账。比如,以沈阳市为例,一处公租房,建筑面积50平方米。按照目前价格,每平方米的建设成本为1000元左右,一套50平方米的公租房需要资金5万元。每月优惠租金300元(在沈阳市区,50平方米面积的住房每月市场租金平均至少600元),全年3600元。从出租的第一年开始,政府就可以每年收取3600元的租金,即7.2%的投资回报率。按静态资金折算,14年租金5万元,收回投资。剩余36年,合计租金近13万元,为净收入。像这样利国安民、政府赚钱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诚然,国家为农民工解决住房问题,并非一蹴而就,不能企图“灭此朝食,毕其功于一役”,应当纳入正常的城市建设规划,区分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全国各个城市,都应制定农民工公租房建设规划,将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范围。每年为农民工即新增的城市人口提供越来越多的、数量可观的公租房。
政府为农民工提供公租房,会不会诱导农民不种地,进城租一套房子整天干呆着享清福?不会。因为,农民自己会比较,究竟是在进城打工合算,还是在家里种田合算。农民明白,只有在城里找到工作,才能生活,才能养活老婆孩子。没有工作,整天在公租房里呆着,不能长久。农民不会为了租上一套公租房,就放弃种田的收入。进城如果找不到工作,也没钱租房子。
可能有些比较富裕的农民手里有了闲钱,会进城租一套公租房,养老享清福。这也是好事,是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实质是增加了城市人口,不但不会给城市带来负担,反而会给城市带来消费,带来活力。(严伟 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参与互动(0) | 【编辑:林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