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定位:全国经济中心城市——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深圳新定位:全国经济中心城市

2010年08月25日 10:4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前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的批复,昨日,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专门就此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未来十年城市性质定位将由华南地区中心城市转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并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个国际化城市。专家表示,新规划对引领深圳及周边地区协调发展作用非常明显,将有利推进深港合作和珠三角城市一体化发展。不过,发布会上并未公布规划的具体情况。

  深圳布局“三轴两带多中心”

  规划国土委副主任许重光表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从启动到最后国务院批复,历时三年多,且恰逢特区成立30周年,意义特别。规划涉及整个行政区范围内所有的土地,涵盖了城市居住、工业、产业、交通等,还包括生态环境及城市各项设施建设,内容非常丰富。

  “但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城市定性,即国家对深圳的城市定位和要求。除了一贯的经济特区外,此次还定位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而十年前仅仅是华南地区中心城市,这一定位在全国批复里也寥寥无几。另外即被定位为‘国际化城市’,除了北京和上海以外,深圳是第三个,这也是国家给深圳赋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值得仔细研读。”许重光说。

  其次,在城市发展规模,即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上,此次规划称,未来十年深圳人口规模是1100万,用地规模890平方公里。“深圳是个用地空间非常有限的城市,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深圳早已划定了生态控制线,而城市对空间的需求增长是持续的。如何协调好,这次是历来总体规划中最难做的一次。这次提出了一个转型规划。”许重光说。据记者了解,未来十年,深圳优化调整改造用地规模将超过新增用地规模,即在新增建设用地非常有限的情况下,由以往增量扩展转向存量优化和调整。

  城市的空间布局结构则是又一重点,也是整个规划的核心内容。“这次明确肯定了深圳‘三轴两带多中心’的轴带组团结构。这一布局结构跨越了过去的特区内外,是把它当成一体来考虑。多中心也分了层次,原来只提‘罗湖福田中心’,这次还有一个‘前海中心’。”许重光认为,“三轴两带多中心”是一个特别开放的结构。既跟南边的香港,也跟北边周边珠三角城市,都形成非常良好的协调发展的关系。这样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城市布局结构里面相对封闭的一种模式。

  任何人、任何单位无权随意改变

  许重光表示,此次深圳的总体规划在全国各城市总规中,称得上是一个真正实现城市发展转型的规划。“总规编制时往往会出现城市过度膨胀,但此次深圳主要提及要控制、抑制城市的膨胀,同时又要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规划难度很大。”许重光说,国务院批准城市规划具有法律效力,意味着下一轮发展必须依照执行,任何人、任何单位都无权随意改变。一旦有违法的行为,广大市民可随时进行监督。

  “这次总体规划重要成功之处就是率先或者准确把握了城市转型、城市规划实施的主要路径,对相关的功能、土地安排进行了合理的布局。所以在报批的过程中,已经按深圳市的实际情况对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比如说通篇没有说特区一体化的问题。”规划国土委总体规划处副处长杜建华称,总体规划第一时间在中国政府网站上挂出来。按惯例是国务院批复给广东省,广东省转批复给深圳市,行政公文目前还未正式下达。

  杜建华说,接下来深圳要破解的几个主要问题还是土地的整备、原特区外四个新城或者五个副中心建设的有效的机制以及投融资平台、城投公司的设立等。“目前,前海中心区刚完成国际方案招标,正在开展前海综合地区规划,以及前海核心区城市设计和地铁枢纽站详细设计。特区外的新城,光明新区规划整合以及光明中心区城市设计已实施启动,坪山和惠州交接地区的产业合作、规划合作也都在进行实质安排。”

  杜建华还透露,未来十年深圳将按新增教育用地10平方公里的目标进行教育设施布局。2020年预计达到30平方公里教育用地规模。医疗设施要相继增加5个平方公里医疗设施用地,使得我们医院总数可以达到5.5万个病床数。居住用地也要以每年新增用地一个多平方公里居住用地保障全市各类用地安排,包括中低价位、中小户型、廉租房、公共租赁房等。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