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仍然面临上升压力,因此尽管调控初见成效,紧缩政策未敢松口,只要房价一抬头,政策就会当头一棒。
-本报特约评论员 李宗苗
对当下楼市行情是否回暖的分析,业界大多持保留意见,因为不确定性因素比以往多。我关心的是回暖会否延续或扩大,因为据说除了南京,全国多个城市如杭州、无锡、北京、深圳、合肥、成都等也成交活跃。在经历了8月份阶段性、局部的回暖之后,对下一波行情的判断,主要取决于以下三方面因素:
一是开发商会不会在市场观望情绪渐渐变淡之际趁机涨价或暴利定价,扼杀来之不易的筑底回暖行情。
2008年一些大品牌降价吃了不少苦头,今年我们发现他们很低调,降价是鬼子进村,悄悄地干活。这种温水煮青蛙式降价法为多数品牌开发商学习效仿。与此同时,经历过上一轮调控的开发商吃一堑长一智,去年涨上去的房价今年4月之后不断地主动回调,于是我们看到,整个市场基本上形成了品牌开发商主导,其他开发商主动回调的局面,最终在8月份爆发行情。
二是杀伤力强的调控政策或临时性措施还会不会继续出,这类政策用任志强的话说就是杀伤楼市的“核武器”。我怀疑8月突发的回暖行情一方面是新政百日后,开发商主动调价自救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因为中房协上书决策层建议“暂缓”出台更进一步的紧缩政策,让市场逃过一劫后,开发商乖乖“缴枪”的结果。4月新政之后,银行房贷政策收紧,但政策紧缩的传导效应是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不断扩散覆盖,估计剩下这几个月的时间开发商会继续抢“政策点”,在政策还有商量余地之前加速跑货。
由于此轮房地产调控尚未触及“土地财政”、税制改革等关系房地产市场长远发展的根本,加上低息、通胀环境下,投资渠道狭窄,过多热钱无路可逃,房价会继续面临失控的压力。因此,尽管调控初见成效,紧缩政策未敢松口,只要房价一抬头,政策就会当头一棒。
三是保障性住房建设会不会切实落实,监督到位。今年建设部跟全国几百个城市签订保障性住房建设责任状,是个好的开端,不仅缓解市场单一供应的压力,形成平抑房价的长效机制,而且这部分投资将贡献至少2个点的GDP增长,补缺商品房市场对GDP的拉动作用与关联行业带动作用,化解国民经济被房地产“绑架”的危害。
作为普通市民,应该如何应对?我认为,不管是刚性需求,还是改善性需求,都将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通胀预期下,房产已然成为中国家庭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大发展、快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分化、优化和转移,将使房地产需求进一步释放。如果你觉得手上那点钱存在银行里太亏的情况下,成本较低的办法,要么在郊区品牌大盘找机会,要么择机进军三四线城市。
参与互动(0) | 【编辑:位宇祥】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