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史上最严厉”楼市调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炒房行为,将一大批投资、投机者拒之门外。可是,从“认贷不认房”,到“认房认贷认调查”,越来越严格的房贷政策却误伤了众多自主性需求的购房者。日前,某知名房产网站论坛上,一位上海购房者诉说了他失败的买房经历。因房贷紧缩,他原本的购房计划横生枝节,经历了被他称为“一波五折”的种种不愉快后,最终还是与心仪的房子失之交臂。
网友发帖晒曲折买房经历
8月16日,网友吴先生(化名)在某房产网站论坛发表了《一波五折买房失败记》的帖子。他称,自己曾看中了位于浦东新区的某楼盘,不过这段买房经历却相当曲折而气愤。
据他介绍,他与妻子住在50平方米的三手动迁房,因岳父母即将回沪,50平米的房子显然难以满足需求。 7月11日,在看到浦东某楼盘的广告后便有了购房意向。
看完房后,售楼小姐承诺,他现在住房的纯公积金贷款只要还请,这套房可以算一套房,可以首付3成,利率8折优惠。随后,吴先生夫妇交了5万元预付金等待开盘选房。
可是接下来的过程却不那么顺利了。就在这期间,国家重申了房贷政策的严控态度,吴先生也被告知他们的情况不能算一套房,首付必须5成,因预算不足,他们无奈准备放弃购房。不过售楼小姐的建议给他们带来了希望,用自己现在的房子抵押贷款,补足首付。咨询银行得知动迁房可以办理,吴先生随后便在开盘当日选中理想的房子。
正当他们欣喜庆贺的时候,当晚售楼处却告知不能办理抵押,并主动提出了退还5万元预付金。吴先生夫妇顿时心情跌落谷底,想起此前售楼小姐提过假离婚的主意,不过售楼小姐这次却改口说假离婚也要6个月后才能算是首套房购买,无奈他们只好拿钱走人。
第二天心有不甘的吴先生又去咨询银行,意外得知可以办理抵押,而当他打电话请售楼小姐保留房子时,却被告知房子已被人全款买下。
政策误伤许多刚需客
在网友的回帖中,大多网友与吴先生一起痛斥售楼处“不厚道”,不过,究其几番波折的原因,房贷政策的一刀切也让改善型购房者很受伤。在严厉的政策下,“被二套房”“被三套房”的刚需型和改善型购房者不在少数。
记者从闸北区某热销楼盘处获悉,该楼盘购房者95%是自住需求,70%来自本区域,很多都是改善置换的购房者。 7月16日开盘,销售一周就几乎售罄。不过,随后却有很多购房者来售楼处要求“缓缓”,因为19日政策要求“认房认贷认调查”,他们一下需要多付几十万元首付,希望可以多点时间凑钱或者重新考虑。
多家房屋中介公司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目前改善型购房者和刚需客是购房的主力。但是一些年轻夫妻在买房时很可能会遇到因父母房产带上了自己的名字所带来的贷款困难。
来自汉宇地产市场研究部的最新一手房数据显示:截止到8月15日,上海市8月上半月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31.75万平方米,环比7月上半月增长了139%;成交均价21425元/平方米,较7月上半月同期上升11%。 8月上半月的上海市商品住宅交易量可以说是全面走红。在房价出现回调的情况下,一些改善型需求开始被迫入市。
“如果9月房价还没有降价的话,我已打算向朋友借钱或是将自己的房子先抵押后,一次性付款算了。 ”杨先生向记者无奈地说道。由于有了小孩,原来的60平方米的房子不够住了,杨先生一直想置换一套,但是由于杨先生的夫人在其丈母娘家的房产证上也有名字,如果现在买房,将成为典型的“被三套”,无法办理银行贷款。
专家建议网开一面
对于目前出现的“被二套”,或是“被三套”的情况,部分专家指出,现有的政策上,应该对这些刚性的、改善型的需求网开一面。
上海市房地产经济学会副会长印华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追求居住品质是合情合理的,对于这些“以小换大”的改善型需求应当鼓励,现在的政策不能一刀切。而上海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房地产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战军对此还专门发博称,购买二套房实际上是我国城镇老百姓改善居住条件的普遍路径,也是城镇老百姓家庭理财的重要手段。他指出,改善居住条件不可能先卖掉第一套房,度过一段无房期或租房期,再去买条件更好的新房。老百姓都是先买第二套房,因为是期房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拿到现房,有了现房以后还需要进行装修,然后才能居住进去,实现了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目的。
著名地产评论家沈晓杰一直是严厉房产政策的支持者,而对于吴先生们的这种情况,他也告诉记者,政策本身没有错,应当更为严格地执行,但是也应当注意方法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对这类改善型需求的购房者应当网开一面。(记者 张骏斓 见习记者 俞佳 制图 邬思蓓)
参与互动(0) | 【编辑:林伟】 |
相关新闻: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