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些相关的开发商名单已经交予银监会,银监会将据此对开发贷款做一次全面的风险排查,并根据闲置土地类型对贷款及时采取保全措施。
在楼市调控的关键时刻,银监会澄清社会传闻之举,意义深远。充分表现了监管层坚持调控力度不放松,确保政策实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决心。
打击开发商囤地、开展新一轮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叫停第三套房贷。
随着近期监管层对楼市调控政策的层层加码,有关楼市调控力度松动的传闻不攻自破。
部委联手打击囤地
囤地是部分房地产企业生钱的偏方,这是开发商公开的秘密。这一延续了多年的“潜规则”,在此轮调控中成为众矢之的。日前,泛海建设囤地5年超过经营30年利润的消息一经曝出,公众哗然。让泛海建设囤地的行为昭然于社会的,是一份在业界被称之为《有关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闲置情况表》,这是国土资源部针对土地闲置问题组织开展集中整治的“成果”之一。目前,一些相关的开发商名单已经交予银监会,银监会将据此对开发贷款做一次全面的风险排查,并根据闲置土地类型对贷款及时采取保全措施。
国土部要求,已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照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而银监会有关人士也向记者表示,银行方面已经要求坚决落实4月14日以来国务院出台的系列调控政策,其中对于有闲置用地的房地产企业,执行限制贷款、停止授信的政策口径。
据悉,国土部门将“闲置原因”一栏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企业自身原因导致的土地闲置,另一类系由地方政府的原因导致的土地闲置。根据此前的《闲置土地管理办法》和《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规定,对于有闲置土地记录的企业将予以限制贷款和停止授信。
某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因为企业自身原因导致闲置的,政策是很明了的,一律停发新开发项目贷款并逐步收回原有贷款。由于地方政府原因导致的闲置,银行方面在信贷政策的口径上,还没有明确的说法。”
北京一家股份制银行的人士也向记者证实:“对其他原因闲置土地的企业,该行目前正按照银监会的规定,配合有关部门拟定改进方案,并积极保全资产。结合贷款条件和贷款合同的约束,采取处罚、保全等救济措施。”
此外,继国土资源部将全国1457宗闲置用地详情交付银监会后,监管部门近期也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达了类似意见,希望后者能提供有关开发商的名单以便监管。
房贷压力测试加码
而与打击囤地行为一起进行的,还有银监会重启的部分城市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与前期相比,压力预设条件更大大加码。
前期开展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在房地产价格下降30%、利率上升108个基点的重度压力环境下,样本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会上升2.2个百分点,税前利润下降20%;46家农村商业银行不良率将上升3.5个百分点,贷款损失率增加30%。这也就是说,如果房价下跌超过30%,风险十分现实。
不仅如此,上述商业银行人士还告诉记者:“银行体系内与房地产相关的上下游行业贷款余额更大,且授信业务中一般没有抵押品,有的也主要为房地产,其风险和市场价格波动关联度极高。”
记者还从有关方面证实,从上月开始,监管层已经要求各银行开展新一轮压力测试,而测试假定条件在原来“房价下跌30%”的基础上更为严格,对一线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地区,预设“房价下跌50%”的条件下进行压力测试,并分地区、分贷款类别开展压力测试,同时要对与房地产关联度较高的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的贷款敞口结合风险变化做压力测试。
与此同时,业内专家也表示,压力测试是商业银行经常使用的前瞻性风险管理手段之一,“房价下跌50%”只是极端情景假设,并不代表监管层对房地产市场走势的判断,也不代表房地产信贷政策可能出现变动。而此番布防,可视为监管层的未雨绸缪之策。
第三套房贷被严格监控
6月以来,随着楼市调控的持续深入,一线城市里一些全国性的品牌开发商采取了实质上的降价促销策略,为数不少的新开楼盘价格低于之前的市场预期。
据媒体报道,在银监会近日口头要求京、沪、深、杭暂停第三套房贷后,北京少数对第三套房贷“网开一面”的银行目前已全部叫停这一业务。据了解,银监会方面对叫停京、沪、深、杭的三套房贷并没有下发书面文件。针对第三套房贷发放,最新的官方口径是银监会8月5日就“银监会是否建议部分地区暂停发放第三套房贷”及房价下跌60%压力测试表态,措辞十分谨慎。
银监会以答记者问形式作出回应称:“对于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应大幅度提高,具体由商业银行根据风险管理原则自主确定。”
在楼市调控的关键时刻,银监会澄清社会传闻之举,意义深远。充分表现了监管层坚持调控力度不放松,确保政策实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决心,同时也反映出部分银行在房贷政策执行和风险控制方面仍存在漏洞。
目前,受融资渠道限制、融资成本上升和市场销售不畅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开发商财务杠杆将面临严峻挑战。因此,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开发贷款的管理很有必要。
有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各行大都已经对开发商实现名单式管理,设置底线。同时,按照“受托支付”、“实贷实付”的原则控制放款节奏。
参与互动(0) | 【编辑:位宇祥】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