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午后,记者来到北京东四环外将台路的一个新楼盘售楼处,屋内略显冷清的空间里,一位销售人员与一位看房者的交谈之声清晰可闻:“均价三万六。”销售人员告诉看房者。
“有什么优惠吗?”看房者问。
“没有。”
“打折呢?”
“没有。”
“现在好多房子都在降价啊!”
“那都是县城里的。”
……
望着看房者离去的身影,销售人员略显不服地让记者评判:“您说,这个地段,三四万的价格难道不值吗?”
七月房价再涨
据其介绍,与他们同处一个商圈,但位置更靠近城里些的新楼盘有均价卖到8万每平方米的,大多都是4万以上,所以他们的价格已经是比较平实的了。
在随后的走访中,记者发现售楼人员所言的确不虚:东三环外的一处住宅均价8.5万每平方米,而且从今年4月份以来一直是同一价格;另一处三环外霄云路上的住宅楼盘,均价为8万每平方米。而据记者了解,在4月份时该楼盘均价为6.8万元每平方米。
在当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7月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报告显示,2010年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3%,其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4.4%,高档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6.4%。
同时,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对全国三十个主要城市住宅市场的监测统计,新政后楼市成交量一路下滑的态势也在7月戛然而止,多数城市成交面积开始回升,其中杭州、天津、北京及上海涨幅明显,环比成交量皆超过20%。
在其监测的三十个主要城市里,7月份有19个城市出现了价格上涨,南京、厦门、扬州的住宅均价涨幅皆在20%以上,南京楼价涨幅达31.65%,天津楼市均价则涨至历史最高水平。而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10个重点城市中,7个城市的成交面积环比则出现了上涨,其中杭州的涨幅高达68.69%。
不愿意继续观望的买家已经开始积极入市了。
调控效果之争
楼市7月份出现的这波反弹是“回光返照”,还是开始步入新一轮上升通道的节点?因为不同的判断将意味着市场对调控政策的不同反应,也自然将反映出四个月来的楼市调控效果到底如何,于是由此而引发的各方争论一时间达到了白热化。
众多争论中,国家行政学院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与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之间的激辩颇具代表性。
金岩石认为楼市的调控新政效果显著,已经达到了既定目标。
其依据是在国十条的表述中,第一个目标就是遏制少数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而目前过快上涨的少数城市房价都没有出现大涨。金岩石还拿出金砖四国的房价来与国内房价对比,发现北京、上海的房价是巴西的不到一半,是孟买的不到1/3,是莫斯科的不到1/6。同时他还表示,国家统计局规定了城市住宅是投资性资产,房子正因为有投资属性,房价就要服从于货币的选择,因此他认为目前国内房价并不高。
最终金岩石判断,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已经彰显,目标也达到了。
但王小广对此却持截然不同的意见。
他认为中央调控房地产的目标不仅是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国十条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表述是要解决房价过高的问题,这就意味着房地产调控的目标不仅是抑制房价增长过快,还要使其回归合理水平,即回到大多数家庭能承受的水平上。
虽然在国家统计上把房产当做投资,但实际上房子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要满足其基本居住需求。
另外俄罗斯、印度、巴西这些国家房价高并不能说明他们就是合理的,国内目前无论是房价收入比还是房价租售比都远远偏离了均衡水平,而这两个指标才能真正反映房价是否合理。
王小广认为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目标应该是改变房地产的两个预期,一是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二是房价越调越高的预期,不改变这两个预期,房价泡沫将不会停止。因此王小广认为目前房地产调控的效果仅是初步的,远未达到预期目标。
新一轮房地产调控信号
伴随着类似的针锋相对的争论,8月初,银监会向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南京、杭州、广州七城市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下发通知,启动了新一轮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商业银行预设的房价极端跌幅是60%,与现实情况相比,这个预设跌幅颇具讽刺意味。
虽然监管机构表明这并不代表其对房价未来走势的判断,并强调这只是商业银行对当前房地产贷款风险承受能力和未来是否进行贷款结构调整的评估,但外界依然能从中嗅出更多的意味。
“唯一的解释是,中央政府需要借压力测试统一认识。”招商银行宏观与策略分析师徐彪称:“因为第二产业增速的不断回落给房产调控带来了不小压力,反对的声音也会借机再起,国务院只能用‘科学数据’来说话。年初的时候搞了一次,结果是良性的,对楼市调控的共识就很快统一了,如今经济增长疲态初现,压力测试2.0版就来了,结果如果是风险可控,那么对楼市的调控基调就不会变;结果若认为风险较大,地产调控力度就会削减。”徐彪分析道。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银监会还叫停了几个一线城市的三套房贷款,央行也重申要继续对房地产实行信贷紧缩政策,而国家统计局则公布了全国待售商品房面积达到1.92亿平方米的数据,国土资源部也将一份涉及全国1457宗闲置土地的“黑名单”交与银监会。
高层管理部门的一连串行动为这些争论画上了句号,不仅暗示着管理层对调控政策效果的不满,也预示着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风暴即将来临。
参与互动(0) | 【编辑:位宇祥】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