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空城计”哄得了司马懿 哄不了市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楼市“空城计”哄得了司马懿 哄不了市场

2010年08月05日 08:48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随着对通涨的预期和投资望涨的心理主导,近年来,在一二线城市,出现了大量“楼盘售罄,夜晚黑灯”的空城楼盘。

  无论是京津沪这样的高价楼市的领跑者,还是被《纽约时报》称为“鬼城”的鄂尔多斯市这样的后起之秀,空穴来风,虚席待涨的空城楼区数以千万计,炒楼暴利时代的击鼓传花在今年的楼市打压观望状态下,似乎忽然出现了一片宁静,人们都在观望,那戛然而止后的高价之花都落在谁的手里。

  天下没有只涨不落的商品,世界也没有只赚不赔的买卖。这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常识。

  人们选择一种渠道去投资,并希望投资后得到预期的回报,这种心理再正常不过。然而,眼下的投资渠道似乎在CPI数月的颤歪歪居高不下的数据下显得越发狭窄,普通民众的可选题似乎只有房子、黄金、股票那么几个可怜的目类。

  黄金期货、现货的交易平台稀少,交易知识更非广谱;股票像国足一样,属于长年让国民伤心的玩意儿。那么,目前只有房产是“只闻他人炒楼狂赚,未闻他人买楼暴跌”的“喜之郎”。虽然头顶悬挂着几只刚出台的楼市打压新政的达摩之剑,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心理,让主流民众还是把投资的重点放在了楼市上。

  一个人只能睡一张床,一套房子装一家人,再买多了自然就是空屋,空屋多了就成了空城。当某媒体爆料国家电网的统计连续6个月电表数为零的房屋数以几千万套计时,且不去论证数据真假,但从每个人身边的观景,就足以想象,为什么许多楼区都在上演“这里的夜晚黑乎乎”。

  空城计现象的出现不能怪炒楼买楼的人,按照法不禁止即可为的逻辑。人们有权选择自己愿意选择的任何一种合法投资方式。

  毫无疑问,目前的空城计是一种畸形的投资方式形成的堰塞湖。一旦堤坝冲垮,遭殃的肯定是最后一轮价位的买楼者,然后随着价格向下,倒霉的诸葛亮会分批次出现。

  市场不是司马懿,你可以靠舆论渲染,手段拉动哄得了一时,但哄不了长久。纵观现在的二线以上城市,有几个地方政府的银行信贷少于几百亿甚至上千亿;横看那些刚走上社会的刚性需求者,有多少有足够的盘缠买屋甚至租屋。而金融市场中大手笔的游资鬼魅一样在绿豆、大蒜、鸡蛋、食用油之间百媚千娇,让你想不信通涨的高温来临都不行。他们会在这个时候帮政府填补银行的债务,接手民众手中的现价楼盘吗?

  地方政府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科学化、民生化的空城分流机制,提供多渠道理性投资品种,建立房产个债的买卖平台,冷却单一的楼市投资途径,并将已经形成的楼市“投资堰塞湖”分流疏浚。譬如,制订闲置的楼盘期量有偿回收政策;制订政府指导、商家代管代租的市场调节政策;制订闲置商品房闲置税政策等等,让大量闲置的空城资产以变通的方式成为大量刚性需求者的租、买住房。与此同时,还要依照新政,严厉打压囤房惜售、骗套银行资金的行为。

  实际上,这些相关的机制和法规国外早已有之,我国地方政府可以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借鉴制订出分流空城、置换资产的政策机制,让无效闲置资产发挥有效的居者有其屋的作用。

  空城计用一次可以,用多了,司马懿就不会信你那套,更何况现实主义的市场呢。罗寿博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