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轮调控中,只看到银监会忙前忙后,出台各种通知、文件,但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却显得四平八稳。
按照常理,抑制房价要调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确实调了存款准备金率,5月2日,央行宣布上调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离历史最高点17.5%仅一步之遥。但此后,无论房价高也罢、低也罢,央行没出手。农产品价格上涨,通胀预期增加,对于加息的呼吁,央行同样动作不大。
确实难处理。加息,怕伤了实体经济,导致房地产硬着陆;不加息,游资层出不穷,在农产品、房地产、大宗商品上折腾出一个又一个泡沫。
这是典型的滞胀症状,是最考验货币决策者勇气的时候。很少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泡沫破灭之前就刺破泡沫。美国人也不行。上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滞胀,在尝试了冻结物价等种种手段之后,最后祭出连续加息的法宝。前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因此成为金融史上的传奇人物,他将利率从10.5%一路调升到20%的历史高位,才让美国走出痛苦而漫长的滞胀期。即便如此,争议依然不断,有人至今认为,即使不加息,美国生产率的提高在当时刚好让美国完成一轮经济周期。
中国与美国不同,央行不加息,转由央行与银监会出手,多数时候由银监会出面,进行行政调控。
目前对于土地储备贷款,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根据政府信用和财政状况,重新核定授信额度;商业银行还需确保贷款不被挪作他用,确保土地拍卖或协议转让收入优先偿还贷款。加上“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使土地衍生的金融杠杆被降到最低。
对房产开发贷款,银监会要求银行加强对开发商资本充足率和自有资金的审查标准,把握贷款的额度限制。
就在各方推测刺激政策重新开闸时,7月20日下午,银监会通报了当下三大信贷风险敞口,指出在房价下降30%、利率上升108个基点的前提下,样本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会上升2.2个百分点。迄今为止,银监会的检查从未停止,各家银行对房地产相关的三类贷款摸底告一段落,从下半年开始,银监会将对房地产贷款组织例行的现场检查。
房地产其他融资渠道未能逃脱监管。7月初,银监会向各信托公司发出了房地产投资压力测试的通知。
行政调控压力之下,房地产金融杠杆急剧下降。房贷杠杆从去年的10倍快速的下降到5倍以下,开发商的流动性和购买行为大幅度的下降。
在货币政策无法独立的情况下,行政调控收到奇效,银监会因此越来越走到前台。在特殊情况下实行特殊之举,行政调控是金融机构市场化程度不足时的补漏之举,但如果因此迷恋行政调控,那么,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必然受到影响。
□叶檀(上海 财经评论人)
参与互动(0) | 【编辑:位宇祥】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