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一段时间,老赵主要忙于跟信托公司接洽。有种名叫股权集合信托产品的融资计划,曾经被不少房产公司视为救命稻草。这种信托产品一般期限在1年-2年,信托资金作为股本进驻,既解决了资金缺口,还能为下一步获得银行融资提供支持,但眼下,此类股权信托早已经被叫停。
“银行贷款、信托融资和关联企业股东借款被称为江浙一带大中型开发商资金来源的‘三驾马车’,三者占开发商自有资金之外资金的7成左右。但从最近的情况看,昔日的这些融资渠道似乎不再畅通。”一位熟悉房地产项目融资的人士说。
杭州一家开发商负责人说,从6月份开始,杭州大部分银行对新项目开发贷款就基本上不批了,有批复的审核条件也非常严格,放款要按银行的规模调整来进行。除了需要具备四证,抵押手续完备,还得专款专用。
至于民间借贷,坊间流传很多,但真正操作上,由于利率高得吓人,对股东法人代表个人要求也高,有老板说基本上是准备好倾家荡产才去借钱的。资金需求超过2亿以上的项目,用这类融资方式是很难满足的。
老赵说,眼下只能先把剩余应付的土地款筹措到位,至于开发阶段的银行借款毕竟要等四证出来后再说。否则,之前支付的土地款都要付诸东流了。
老板的分歧
前几年的房地产市场,因为产销两旺,房产公司的资金周转顺畅,资本回报率惊人。让很多涉足的老板往往不能自拔。
2008年下半年的量价齐跌,部分企业一度出现危机。而2009年市场的复苏,不但扭转了颓势,还增强了开发企业的信心。
老赵所在的公司就是如此。2008年下半年卖不掉的房子,2009年涨价四五成,还被蜂拥而至的购房者一抢而空,于是公司选择立即上新项目——出手拿地。
正因为如此,在2009年下半年以来的杭州土地市场上,出现了一幕幕让人眼花缭乱的地王之争。而这些地王的竞拍者,绝大多数都是本土开发商。
然而,几乎所有人都信心满满的时候。4月17日的“新国十条”,使得很多房产公司对后市的判断出现了较大分歧。
面对不确定的市场走势,少数房产公司老板选择急流勇退。
据了解,杭州某公司去年下半年以6000多元/平方米楼面价拿下江干区一商业金融用地。由于老板不看好后市,而且公司资金周转有些困难,正急寻接盘者。近日已经与多家公司洽谈。
与此同时,部分手头资金充裕的房产公司,则手握现金,不急于出手。新政后在杭州主城区的3场土地出让会上,省内房产公司成为市场主角。本土开发商除了绿城紫元西子联合拿得一宗田园宅地后,鲜有公司出手。
相对于老赵的公司,王向所在的公司资金比较充裕。公司去年在杭州连续参加几次土地出让,却只拿下了2宗不大的地块。他坦言,公司最焦虑的是下半年要不要继续拿地,去哪里拿地。
参与互动(0) | 【编辑:林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