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印堃华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上海市房地产经济学会副会长
尹伯成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薛建雄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分析师
崔新生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编者按:
楼市在史上最严调控政策下,似乎有了一定的抗性,久久维持量跌价滞。这也使得市场内流淌着浓浓的“赌博”意味,赌调控政策不长久亦或者是楼市将迎来新一轮反弹。
正因为此,来自政策面的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被无限放大。7月初,市场风传相关部委已开始积极准备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并将在第三季度发布。而土地出让金再提一成则成为舆论“嗅出”楼市再调控的最好凭证。就在“再调控”论几乎板上钉钉时,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予以否认,表示并不存在第二波楼市调控的说法。这一系列的波折,使“二次调控”论无疾而终。
楼市量跌价滞 调控尚未成功
第27届上海房交会正式落下帷幕,其间开发商依然只是在“小打小闹”地进行促销,购房者仍处观望。开发商在如今“卖不到好价格”的情况下,只参加展会,不推新的房源
号称史上最严楼市调控政策——新“国十条”正式实施已然过去三个月,除了在资本市场上,敏感的房地产板块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下跌外,真实市场中,楼市量跌价略有松动的总体格局并未有真正改观。
上海市场上,冷清的楼市并未改变房地产开发商的强势地位。昨日,第27届上海房交会正式落下帷幕,其间开发商依然只是在“小打小闹”地进行促销,购房者仍处观望。开发商在如今“卖不到好价格”的情况下,只参加展会,不推新的房源。根据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的数据显示,上周举办的展会只有4个楼盘共1251套房源推出,总面积为11.9万平方米,与去年不可同日而语。
“可见,目前绝大多数开发商的资金并不紧张,反而因为去年销售太多房源导致目前存货不足而‘捂盘惜售’。”对于上海地区的市场行情,中房信分析师薛建雄如是说。受供应低迷影响,近期楼市成交量仍在低位徘徊。中房信统计显示,上周商品住宅成交了7.85万平方米,而前周更是只有6.17万平方米。
“从目前行情看,虽然保利、绿地、复地等少数开发商仍举降价大旗,但过去两个多月,并无更多开发商跟进降价。”薛建雄指出,这似乎预示着本轮房价又将“假摔”。薛建雄还认为,短期之内开发商的销售回款因调控而大幅萎缩,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开发商来说,现在还谈不上降价,因为地产大佬短期之内不会遇到资金压力的问题,“既然没有了资金压力,短期内就没必要再次降价了,预计7月和8月的上海楼市仍将呈胶着状态。”
而在深圳市场上,根据央视的调查报道,楼价事实上并未出现实质性松动,许多开发商只是在表面上打着降价旗号。不过,有数据却显示,从上周成交情况看,深圳一手房市场共成交415套,与前周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环比大增26.5%;成交均价为17607元/平米,与前周相比继续微幅下跌,环比下跌2.1%;二手房市场上周共成交2064套,与前周相比连续4周呈现出增长的态势,环比增长达16.7%。
经济增速趋缓 调控陷入“两难”
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震荡,可能会对相关的上下游行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但如果不调整,各方面就无法交待,政府政策的公信力也无法保证,更无法“取信于民”
“在某种程度上,现在的房地产行业已经绑架了地方政府,尤其在今年经济发展还存在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昨日,上海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教授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地方政府等各方面收益,房地产调控政策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房价如果不再像去年那样非理性上涨,调控力度就很可能适可而止了,“或许,在部分人看来,调控效果就已经达到了”。
尹伯成进而指出,现在开发商心里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因为,他们知道,成交量不断萎缩乃至房价下跌,首先害怕的就是地方政府,因为这会造成地方政府税收收入、转让土地收入的下降。而银行方面,也会因成交萎缩、房价下跌受到影响。可以说,现在形成了这样的格局:中央政府希望调控真正产生效果,但地方政府、开发商乃至银行业都不希望楼价下降”。
事实上,在更多的人士看来,房地产市场正面临着“两难”的问题。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日前所说,“如果房地产市场出现震荡,可能会对相关的上下游行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而关键在于,目前我国仍处于危机时期,还在寻找经济增长新动力。但如果不调整,各方面就无法交待,政府政策的公信力也无法保证,更无法‘取信于民’。”
那又如何走出“两难”局面呢?巴曙松给出的答案是“等”。“首先,今年新‘国十条’产生的紧缩效应还需要时间;其次,从去年1月至8月,土地新开工面积等连续地负增长,市场上供应有限。不过,我认为,今年第四季度至明年第一季度,房地产供应将有大规模增长,保障房等也将大规模竣工,这或将缓解一定的供给压力。”
当然,现在稍感欣慰的是,针对媒体报道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有关政策可能取消”、“三套房贷放开”、“国资委授意央企拿地”等说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银监会等均已经表示,将坚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此外,国资委也已经否认了“授意房地产央企扩张拿地”的说法。
“二次调控”尚早 真正落实为宜
从现状看,很多地方政府,比如上海,就在贯彻实施具体的细则上并不怎么积极,而更多的地方政府则是态度暧昧。所以,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执行力度,这也是国家相关部门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尹伯成:其实,现在并不是讨论国内楼市是否需要进行“二次调控”的时机。因为,楼市调控政策未能真正起作用的最关键原因在于,目前的新“国十条”似乎还没有在地方政府得到全部地、彻底地贯彻及实施。从现状看,很多地方政府,比如上海,就在贯彻实施具体的细则上并不怎么积极,而更多的地方政府则是态度暧昧。再这样下去,这可能会改变此前出台严厉调控楼市政策的相关省市的积极态度。同时,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现在的信贷政策(如此前第三套放贷松动的传闻)还未得到真正地贯彻,何来对新“国十条”政策的坚定态度?所以,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执行力度,这也是国家相关部门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崔新生:直白地说,再这样下去,调控的效果可能还是不会很大,还会遇到地方官僚势力及利益集团的阻挠。再说,现在都是运动式的调控,并不能算为真正意义上精确地调控。从根本上看,现在的问题在制度设计或体制上的不合理,甚至这么多年来根本没有突破。一是社会游资在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冲动无法改变,二是地方政府依靠土地获取大量受益的冲动没有改变,即外界所说的土地财政政策。如果不能在这方面进行强有力地改革,即使再出台第二套、第三套政策,效果或许都还是有限的。
薛建雄:从目前的成交量下降的行情看,实在没有必要进行“二次调控”。但由于成交量持续低迷,在楼市传统金九银十行情的带动下,9月和10月的楼市需求可能会迎来大爆发,届时就需要相关部门具体斟酌了。
印堃华:从宏观经济层面看,现在的楼市不用进行二次调控。因为,上半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刚刚出来,谁都“吃不准”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从可能的情况看,未来通货膨胀可能性会下降,倒是通货紧缩可能性将上升,因此在相关政策上,国家将会更慎重考虑。
房价若不降 房产税来助
需要指出的是,现在4月以来积压下来的购买力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为9月和10月份楼市的大爆发埋下了种子,届时如果需要二次调控,很可能要通过正式征收房价税来进行调整。
薛建雄:如果还要采取措施的话,还是要从监管角度着手。主要是通过土地监管和销售监管来实现。目前的成交量之所以低迷,很大因素是开发商捂盘所致,如果通过监管让开发商的开工量上来,楼价就可能会有序地下跌,新“国十条”政策自然就会产生效果了。
需要指出的是,从4月以来积压下来的购买力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为9月和10月份楼市的大爆发埋下了种子,届时如果需要二次调控,很可能要通过正式征收房产税来进行调整。
尹伯成:如果还要采取新措施的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住房保有税,但这在短期内,甚至一两年内出台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了。其次,中央政府可以下达进一步地督促措施,比如,对地方政府出台实施细则效果的评估,对没有出台实施细则的城市进行更严厉的监督等。再次,对开发商在市场上的捂盘、捂地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并真正得到落实。最后,国家相关部门还可以派检查团赴两三个对市场影响较大的城市,进行考察和调研。值得一提的是,国务院等相关部门应下定决心,不要被相关利益集团所阻挠。在尽可能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摒弃GDP第一位的思想,并真正为普通民众所着想。
崔新生:从宏观高度上说,现在需要改变的是中央和地方财权冲突的问题。也就是说,要实现土地收益的全民共享,而不能为少数利益集团所享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建立中央土地储备基金,增强财务转移能力,同时也可消化一定程度的社会游资,进而实现真正的共同享有。
印堃华:目前,国家的收入来源一是税收,二是房地产。如果房价下跌,政府收入就相应减少。更重要的是,人人都说房地产是暴利行业,但在我看来,事实并非如此。以上海为例,假设2.5万元/每平方米,国家税收就要占用其中的30%至40%,然后还要加上开发、装修等成本,最后真正留下来的仅为10%的收益。因而,要控制房价,需要从土地和税收控制着手。
- 本报见习记者 黄烨 实习生 金寒草
参与互动(0) | 【编辑:位宇祥】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