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银监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资委等部门先后澄清楼市调控政策没有变化,各种利益纠结在一起的有关房地产调控政策退出或放松的炒作草草收场了。闹剧结束之后,我们不禁反思:究竟是谁需要这样的传言?
倒卖居奇的人不希望调控
从国务院4月中旬颁布房地产调控“新国十条”至今刚刚3个月,在此期间就时不时的冒出房地产调控力度被放松的声音。这反映出在巨大的利益纠葛面前,那些从高房价中获益良多的人是不希望调控延续下去的。特别是那些“炒房客”更是如此。
在“新国十条”颁布之初,包括部分地方政府在内,各方主体对此次房地产调控能力多少存有一些疑虑。有的甚至还认为之前的几次房地产调控最终都以“放松”或“救市”告终,并推断下半年或明年年初中央可能会救市。
其实,本轮房地产调控呈现的差别化特性,即打击投资性、倾斜自住型、增加保障性住房,这样的调控目标不会打击住房的刚性需求,因此也就不存在因为调控而影响房地产甚至经济发展的问题,奢望“放松”或者“救市”措施再度出台,至少在现有经济环境下是不可能的。
专家称,未来一段时间内,房地产调控的重点是落实相关政策,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主要包括打击开发商囤地,提高房地产用地土地出让保证金比例,出台房产税或是物业税以遏制市场投机需求。如果房地产开发商能主动下浮房地产价格,“炒房客”趁早收手,引导楼市价格向合理方向发展,那将是监管部门所乐见的。
“新国十条”降低了炒房的杠杆比率,对于“炒房客”来说,收益空间被大幅压缩,这将减少楼市的炒作。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异地购房实行停贷,则基本上断了炒房大户的杠杆,而且税收和社保证明要求将封闭那些用多张他人身份证进行炒房的贷款渠道。
所以,在切断了“炒房客”巨大利益的情况下,这些人自然不希望房地产调控进行下去。
认清本轮房地产调控的实质
本轮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调控。
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并提出了四项措施: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继续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抑制投机性购房、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以及随后出台的“国十条”,本轮房地产调控与此前的调控出现巨大的基调转变。如果将本轮房地产调控放在经济发展调结构、转方式的大背景下,本轮房地产调控就绝不会是短期行为。以传统思维看待此次房地产调控,认为此次调控只是功利性的,只是为了短期抑制房价,与宏观调控的主旨风马牛不相及。
对于本轮房地产调控认识不清的起因是房地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由于房地产牵涉的上下游产业过多、过大,各方主体包括地方政府在内对本轮房地产调控的力度存在一定的疑虑: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些调控政策会不会影响到经济发展速度?
其实,这种忧虑是完全没必要的,中央对此已做好了充分准备:今年GDP增长速度与去年一样设定为8%,而今年一季度GDP增速已经达到了11.9%,二季度也会在10%以上。此外,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今年仍将有2万亿逐步得到落实,而且出口目前已经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水平,消费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也在稳步提升。因此,全年GDP增速保持在8%以上是丝毫没有问题的,这就为本轮房地产调控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也为其他行业的转变升级创造了条件。
还有一点,此前的几轮房地产调控都是由各部委出台政府,各地方政府督促实施;而本次调控是由上而下的,国务院直接出台纲领性措施,各部委出台配套文件,地方政府落实。这种调控体系的建立了就有效杜绝了政策打折的问题。
在认清上述问题的实质之后,就很容易理解本轮房地产调控将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不仅仅是打压房价那么简单。所以,本轮房地产调控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会半途而废。
参与互动(0) | 【编辑:李瑾】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