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王教授,我们注意到媒体在关注这一次房租涨价的时候,也像前一段时间关注绿豆涨价的时候,用了一个暴涨这样的词汇,我们现在无法去定义它到底是准确还是不准确?我想听听您个人的看法。
王锡锌(特约评论员):
我觉得暴涨首先是有一些就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数据,也有是客观上的。比如今年的4到5月份,根据现在披露的一些数据,房租同比上涨了20%,有些地段甚至是50%,所以客观上,它肯定会给别人这样一个印象。
另外一方面,从承受力角度来说,你像我们现在平均的大学毕业生工资不到两千五,可是房租平均达到快到两千八,两千九,甚至三千了,这种情况下,他这种感觉,压力感就非常明显了。所以暴涨,有主观的,有客观的。但都指向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种暴涨,在涨的过程中,涨得太疯了,太快了,是非理性。
主持人: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这样一个暴涨媒体的用词呢?是因为前一段时间的确有绿豆这个暴涨的先例,媒体是什么?它是一个社会的守望者,媒体的功能就是在公众有了这种情绪的时候,把它捕捉到,把它汇总到,然后再分析。这个时候我们往往看到都是媒体在分析,专家在分析,房间在分析,到底我们应该听到哪些权威的声音,对于遏制这种趋势有没有作用?
王锡锌:
对,我觉得媒体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关注的守望者,它还是一种公共的,或者名义的一种传递者,一种表达者,所以这里媒体的关注也好,一些专家的关注也好,我认为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说,我们现在问涨,为什么涨,涨到何时?这里一个个的问号,一连串的问号,谁能够把这个问号拉直了,变成感叹号。
主持人:
我看到很多问号,打上句号的。比如说有人就分析,当然不是来自于权威部门的分析,比如说就是因为买房的人少了,自然租房的人就多了。另外一个,暑期到来了,大学生,包括释放出来的要求,市场的需求也就多了,您怎么看待这些解答?
王锡锌:
我觉得大概就像许多专家媒体的分析一样,一种就像所谓的政策影响所导致的结果,比如说您刚刚说到,因为我们前一段时间有了房地产的新政,新政这时候使得购房者有一种观望,这个时候可能他们去转向,我现在既然不买,我暂时去租。这种分析我觉得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有道理,但实际上很难经得起推敲。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人现在决定不买了,来租,好像增加了新的需求,但我们要问的是,它原来住在哪里?难道它原来住在马路上吗?换句话说,打这种新政,并没有带来一种总的住房的需求,所以这里这个问号,我觉得并没有被拉直,并没有划上句号。
参与互动(0) | 【编辑:王峥】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