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地王"流产"2200万保证金没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新闻

温州地王"流产"2200万保证金没收

2010年07月02日 10:34 来源:浙江在线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出价10亿元,去年年底,温州知名房开企业恒达集团拿下温州瓯海区茶山街道中心区6—A地块,创下当时该区域土地拍卖价的新高,堪称新“地王”。

  按照规定,前天也就是6月30日,是恒达集团缴纳10.43亿元地价款的“最后期限”。但温州市国土资源局却称,他们没有收到恒达集团汇款的消息。按照相关规定,恒达集团很有可能被取消该地块开发权,2200万元的保证金也被没收。

  为什么恒达集团到现在还没有交地价款呢?外界传言颇多。昨天,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10亿元天价中标,拿下温州“地王”称号

  去年12月30日,温州市土地市场迎来了2009年最后一块住宅用地出让——瓯海区茶山街道中心区6—A地块。

  该地块位于瓯海区茶山街道,在金丽温与甬台高速的出口,地块出让用途为二类居住用地,建筑面积约为6万平方米。

  恒达集团与30余家开发商经过近23轮争抢,最终以高出拍价近5倍的价格——10.43亿元的高价中标该地块国有土地使用权,创下当时该区域土地拍卖价的新高,堪称新“地王”,缴纳的保证金就有2200万。

  10.43亿元土地拍卖成交价折合楼面地价每平方米近15800元,而当时周边的房屋均价则在8000元左右。恒达集团以溢价近500%的价格拿地,一时间引发温州市民密切关注。

  最后期限,仍未缴清竞得价款

  按照有关规定,恒达集团需在竞得茶山中心区6—A地块后6个月内向国家金库温州支库全额缴清竞得价款。前天是恒达集团缴纳10.43亿元地价款的“最后期限”。

  温州市国土资源局一位工作人员说:“前几天恒达集团曾打电话过来,希望能够将缴纳时限延迟,称7月2日能够缴清所有地价款。不过到目前我们还没有收到恒达集团的任何汇款消息。”

  记者为此向恒达集团核实,一姓何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不要再为难我了,我现在也不好说。”

  按照规定,土地竞得人不按规定时间缴纳竞得价款的,视同放弃竞得权,温州市国土资源局将,收回土地开发权,所缴2200万元保证金将作为违约金没收。

  “流产”消息早在民间传了好几个月

  但随着房地产调控“新国十条”的出台,不断有人“爆”出恒达集团要退地的消息。

  今年1月27日,温州网友“roadsun”在当地一论坛上发了标题为《据茶山口头报消息——茶山10亿地王流产了》的帖子。

  当时,记者曾问过国土部门,得到的回答是,未到最后期限,也不能说就会放弃。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10个亿每天的利息就有很多,恒达不会傻到马上缴钱的,肯定会拖到最后时刻。但现在看来,直到最后恒达也没有缴款。

  恒达集团为温州知名房开企业,曾开发过众多知名楼盘,为何当初高价拿地现在又可能要“赔款退地”呢?

  多数网友分析,开发商宁愿放弃2200万的保证金,主要是茶山这个地方不值这个价钱,开发商终于觉悟了。

  专家认为:赔钱退地或为“丢卒保车”

  面对网友的纷纷猜测,专家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一位专家认为,在最后一刻,恒达没有缴款而面临退地,这其实是件好事。

  他觉得,恒达此举能确保自己不会被“噎住”。去年房地产狂飙突进,恒达高价吃进茶山地块,今年“国新十条”出台以及贷款门槛一提再提,楼市风险陡然升高。如果强行开发那块土地,动辄三万元一平米的楼价,结合“孤岛”一般的周边配套,投资可能出现比2200万元大得多的亏损。

  他还说,一旦退地,2200万元保证金被没收,恒达将付出温州史上最贵的“拿地学费”,不过这给狂热的房地产开发却下了场“及时雨”。事实上,恒达并非孤例,日前温州瓯海一地块房开商也选择赔钱退出。

  记者从温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温州市区6月份成功出让6宗地块,但中标价格明显回落,反映出温州市开发商理性竞标。

  坊间猜测:恒达有可能“以退为进”

  记者从一房产中介了解到,温州瓯海茶山中心区目前的房价均价在12000~15000元,“地王”退地是否能够带动温州房价“降温”呢?

  郎兆房产专业机构负责人叶维坚表示,温州市住房刚性需求以及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支撑力非常大,房价是否会出现松动,还要看房地产后续政策和房产税改革的力度。但是温州市区的房屋供应量如果还是上不去的话,房价是很难下降的。

  叶维坚说:“在温州市土地供应量极其紧缺的背景下,温州市区的房价还将处于僵持状态。”

  坊间还猜测,恒达集团如果真的退地,也有可能是“以退为进”。因为近期温州市将有原温师院操场地块等多个可供建设高端房的地块出让,恒达或许将出现在温师院操场地块的竞拍之列。

  本报通讯员陈若本报驻温州记者苗丽娜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